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三章:掩护军民撤退 (2 / 3)
可是朝廷援军迟迟不至,自己又守土有责,贼兵卷土重来之时,南阳城恐怕再也难保。
就在这时,老朋友左守权来了,他劝高智勇、猛如虎、唐王弃守南阳城带领军民和李中正汇合共同守卫汉口。
当然他们给朝廷的奏折也是去光州驻扎。高家是“战神”系铁杆,高智勇早就对“南明”心向往之,带领军民撤退到汉口能够得到“战神”庇护他立刻欣然同意。
高智勇的奏疏写得冠冕堂皇,把他们的弃城而逃包装成了去光州和主力合兵一处形成拳头,免得分散防守被贼兵一一击破。
河南藩王在流寇破城时都是首当其冲,十有八九死于非命,现任唐王见南阳军民撤走哪里敢留在此地,赶紧收拾家当跟着跑路。
崇祯十五年的朝廷早就没有了威严,地方军阀大多数阳奉阴违,而且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朝廷封赏已经不是按照军功、战果来衡量。
各路将领之中,只要麾下人多势众,哪怕根本不为朝廷出力,每一次的封赏都很优厚。
要是哪一位将军带领人马跟流寇血战导致损兵折将,麾下没有几个人了,这位将军十有八九会被朝廷追责甚至砍头。
猛如虎、虎大威、陈永福等等总兵官麾下将士的粮饷基本上是将领自己想办法,兵部要调哪一路人马作战,不派人送来足够打动他们的开拔银,这些已经趋于军阀化的将领根本不予理睬。
是这些将军人品太差吗?这需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朝廷寡恩不管将士们的死活,拥兵自重的将领日子过得滋润,为国效力的傻帽难以为继还会身首异处,没有人是傻子,好人也慢慢的学坏了。
还好历史上的贼将军左良玉被黄胜算计了,要是有这个祸害在,他带着几十万比贼兵还要坏的官军吃朝廷、吃流寇、吃老百姓、吃大户,不知会有多少汉人枉死。
几位总兵官和统兵文官一致上要求集中使用兵力,兵部哪里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