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扬长避短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四章:扬长避短 (3 / 3)
        最后老公爷出面,让扬州知府稍安勿躁,他要求扬州兵丁维持秩序引导流民去瓜洲渡,届时会有“华夏发展”江海联运的大船接走难民。

        张维贤来到南京当然是最隆重的接待,魏国公让几个儿子也跟着南下,他家早就在交趾、海南岛有了产业,这一次决定加大海外投资。

        南京的闲职官员更多,勋贵也不少,携带金银细软去“南明”观光寻觅商机的团队立刻膨胀了一倍。

        这几年江南士子流行去“南明”谋职,特别是学霸辈出的绍兴、松江地区,因为这里的秀才公人数太多,他们科举无望又有官瘾。

        “南明”百业兴旺,当然需要读人加盟,只要大明秀才公接受培训通过公开招考都能够得到基层官吏的差事。

        读圣贤虽然没有学到实用的技能,但是对于道德养成立竿见影。黄胜从来不歧视大明生员,恰恰相反还比较佩服。

        因为科举何其艰难,能够过关成为秀才者和后世考取名牌大学的比例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明”使用人才不能存在局限性,要扬长避短,要多多给读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何谓文治武功?治理国家没有大量文人成为主流不可取,战功赫赫的将军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地方官。

        如同嚼蜡的科举经义,秀才们都能学下去,并且成功通过淘汰率极高的县试、府试、院试,足以明他们的智力值很高。

        他们只要略微花些心思学新学,成绩肯定比“南明”赶鸭子上架教育的农民强太多,而且他们的整体素质毋庸置疑。

        许多秀才公得到了工作机会,经过基层历练,确实涌现出不少德才兼备之人,秀才公无需中举就能够成为县太爷的事例屡屡在“南明”发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