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积累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积累 (1 / 3)
        “南华橡胶”和“棕榈油”这两家上市公司今年终于可以分红,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半个银币,但是投资人都知道以后会逐年递增,潜力值不可限量。

        因为“南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采取阳光管理,业绩公示没有人敢弄虚作假,橡胶树和油棕榈树可以开始有产出的是那些移植的成树,由树苗开始培育的要体现效益还得两三年。

        大量树苗长成后,橡胶园和棕榈园的经济效益每年倍增不是梦想。所有的“南明”老百姓都懂得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把自己的钱财投入到“南明”的上市公司形成了共识。

        黄胜深知股票恶意炒作的危害,采取财务公示的办法让所有的投资人知道自己投资的股份公司盈利情况,并且加强监管力度。

        股份公司的主官也会在报纸上陈述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目的是让投资人不盲目投资。

        白牡丹主管的股票交易所会防范股价虚高,她的团队经过几年锤炼已经成为专业人才,他们会在报纸上发表股评。

        这当然是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不会和上市公司沆瀣一气欺骗投资者,而是本着中立的态度就事论事,总而言之在“南明”诚信是立足的资本。

        这几年又有十几支股票成功上市,老百姓都乐意购买股票成为投资人,股市可以交易的股票有了二十几支,“华夏股指”这个新生事物也闪亮登场。

        “华夏股票交易所”总部将要在“新杭州”落地生根,分支机构会入住每一个州、府,县城暂时不推广。

        把闲钱存入“华夏大钱庄”获取利息,所有的老百姓都习以为常,没有人还会傻傻的把金银财宝偷偷地埋在床底下。

        崇祯十三年大明多地出现大饥荒,山陕、河南旱灾、兵灾愈演愈烈。

        由于持续干旱,相对好一些的山东内地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蝗灾,百树无叶,赤地千里,斗麦二千钱。

        老百姓掘草根剥树皮苟活,还好沿海有等待饥民投靠的“南明”留守人员,登州、浮山两座坚城有新式粮仓有几十万石储备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