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国利民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国利民 (2 / 3)
        王承恩还笃定地认为京师的货物吞吐量大,出行的人口众多,长期以往选择缴费走高速马路的车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盈利能力会一年好似一年。

        王承恩会算账,他举例明,崇祯听得明明白白,他感叹琼崖郡王太会奇思妙想真乃名副其实的大才子。

        崇祯的智商值不低,他马上意识到“京高速马路”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客货运输可以风雨无阻。

        确实如此,混凝土马路排水系统完善,除非雨大得让人和马眼睛都睁不开,其他情况下照走不误,下雪更加没问题,因为驿站会组织人手立刻铲除积雪保证畅通。

        一辆四轮马车跑高速马路运一石粮食节约一钱银子,仅仅是计算了费用,根本没有计算节约的时间成本带来的好处,当然时间成本究竟值多少银子,谁也无法算出。

        但是很快就有许多大明达官贵人就懂得了时间就是金钱,因为他们吃到了一种闻起来奇臭无比,吃起来美美香甜的热带水果榴莲。

        水果快运的商船都是载重七百吨的飞剪式帆船,每一次航行都是人力全驱动螺旋桨增速,从产地到达京师不超过十。节约的时间换算成银子会吓死人。

        京师的王公大臣觉得银子不够花了,因为太多水果和银子等值,榴莲肉一两就是一两银子,许多诰命夫人爱吃这东西,又恨太贵如同吃银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变成了历史。

        荔枝已经不是只有皇帝的宠妃才吃得到那么夸张,如今原产地两广、福建的荔枝在京师售卖的价格已经能够让太多中产阶级家庭承受。

        互通有无当然得益于便利的海陆联运,沿海地区原产地的果农再也不会因为丰收愁水果的销路,劳动成果获得回报使得积极性倍增。

        由于交通不畅导致太多农作物没有销路烂在田地里或者果树上的结果大为改观,欲致富先修路绝对是至理名言。

        崇祯皇帝也吃了几次白牡丹进贡的榴莲,后来他发现这东西太贵就再也不肯吃了,可是宫里的女人都喜欢上了如此美味。

        皇帝服气了,他知道这一条路利国利民,亲自走了几趟,觉得不虚此行。

        他甚至幻想,如果这样的路在大明修得四通八达,朝廷调兵千里岂不是两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