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阳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阳 (3 / 3)
        要保命才能够保得住官位,如何才能做到?唯有拥有强军。眼前就有闻名天下的“战神”家丁在此,他当然不能失之交臂。

        金知县提出会以军功请求朝廷委任郭三喜担任伊阳县守备,并且表态定会想方设法募集钱粮来养兵,他甚至拿出自己的私产五千两银子作为募兵的前期军饷请求郭三喜留下。

        看来这位文官老爷看开了不少,知道了舍财保命才是上上策。金知县信心满满,认为只要伊阳县愿意出钱粮,朝廷定批准设立守备团练。

        朝廷由于流民四起因势利导,提倡各州府编练乡勇,金知县所请符合大势所趋。

        后来在崇祯十年、十二年朝廷除了加派辽饷又多增收了剿饷、练饷。为此老百姓的负担加重了不少,更加导致自耕农破产。

        李中正虽然决定去京师,可是伊阳城中有太多不愿意离乡背井的父老,他也竭力挽留郭三喜,并且表态去京师定竭尽全力保举郭三喜成为从四品守备武官。

        这次在伊阳城斩杀流寇三千余,明正典刑有名有姓的大匪首之冲天柱,李中正和金知县联名保举已经是从五品的武官郭三喜连升两级成为个地方守备不成问题。

        朝廷会乐见其成,这些地方军完全是当地供给粮饷,朝廷不用出银子,缺少兵马时还可以命令地方军协助营兵剿寇。

        许四九和郭三喜、祝国兵等等十几位军官商议后决定留下百十人在伊阳训练乡勇。

        他们分析,差点遭受灭顶之灾的伊阳老百姓定懂得了有武力才能够自保的道理,训练他们战斗技能肯定不会遭遇抵触情绪,况且黄家会再次运粮食、装备来这里。

        人人不怕苦心甘情愿接受训练,假以时日成为守备武官的郭三喜训练出两千敢战的人马应该没问题。

        以伊阳为据点有可以广收附近几十里方圆的流民,因为这片地区几乎被流寇打烂了,应该还会有太多得到消息的老百姓来伊阳县投奔,家主布置的大量救出老百姓的任务会较好地完成。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