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 (3 / 3)
        接下来许多有理想的读书人也纷纷投奔琼崖郡王,他们可不是被生活所逼为了活命而投靠,他们是带着富国强民的美好夙愿去新地争取有番作为。

        黄胜从来不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对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阶层不另眼相看,当然也不会高看眼,所有人都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能不能被重用靠实力讲话。

        渐渐地,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士大夫阶层就学精明了。

        他们来谋职时不急于参加统招考,而是进入华夏大学开设的高级培训班学习新知识,跟随大学教授下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现场体验民生。

        崇祯七年的新年黄家体系相当喜庆,家家户户都添置了新衣裳,百余万户军民在年底消费了超过千万枚银币银。

        投资带动就业,消费又增加了就业机会,黄家体系的最普通劳力年都能够挣二十个银币以上,般家庭平均都会有男女劳力三四个,年的可支配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

        黄家还有陆军、海军战士十几万,他们年的净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军官和各级文官的收入当然会远远高于普通战士。

        黄家的技术工和管理者、民事官的收入也不比军官低多少,因此黄家的购买力愈加使得商业繁荣。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黄家体系有足以让两倍人口饱食的粮食产量,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商业网络,当然又稳又富。

        海南岛的几个大港口都有客船跑‘新苏州’、安南港、‘陆公岛’、舟山岛、海州港等等地区,最远的客船是跑忠明堡,北方班次跑得最多的当然是‘华夏岛’和黄家湾岛。

        风帆时代的航行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的建造和维护费,其他成本不值提,旅客自己会承担路上的吃用。

        黄胜为了鼓励老百姓远航,减少利用地区差长途贩运做些生意的商贩负担,直在贴补客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