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六章:中原布局 (2 / 3)
海州港到睢州八百余里,还不算太远,浩浩荡荡的队伍没有哪股土匪、山贼敢打主意。
这些吃惯苦的老百姓在能够得到七成饱的情况下,每天走百里路完全做得到,推着独轮车走的速度不比步行慢。
源源不断的粮食由海边往内地输送,睢州的乡勇轮番跑海州,他们去时独轮车上可以坐老弱妇孺,回来时满载粮食。
可惜效率太低下,次满打满算只能运进万石粮食,来回趟需要二十几天,途中消耗达到半成以上接近成,到达地头只有九千余石。
还好每次运粮时都会把乡勇家眷送来海州,睢州的流民在减少、粮食存量开始正增长。
可是没过几天明显开始减少的流民又下子膨胀起来,那是因为离睢州更远地界的流民得知睢州有粮食给活路,已经成为盲流的饥民扶老携幼而来。
许四九、马跃他们组织乡勇不断运进粮食,及时组织流民往东迁徙,忙忙碌碌直到秋收时分才告段落。
虽然遭受灾害的年景粮食产量有限,总会有些收成,熬到略微缓解了粮食危机的秋后,流民蜂拥的势头才被暂时遏制。
睢州的乡勇已经高达六七千人,他们许多人都跑了两趟海州港,都亲眼看见家眷获得了食物,许多人已经乘坐大海船南下了。
所有的乡勇更加守纪律,因为他们如果不按照黄家章程工作大有可能和家眷失散,从今往后天南地北可能辈子也找不着。
这是因为每位乡勇的编号都对应着他们的家庭,每户家庭被安置在何地也会有详细记录。
要是哪位乡勇不服从集体安排胡乱窜岗,后果当然很严重,弄丢了证明身份的袖标忘记了自己的编号真的会再也见不着家人。
留在睢州的乡勇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每天接受训练,几个月下来有了定的战斗力,只不过他们不足以对抗正规军,因为他们没有弓弩和盔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