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战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战 (2 / 3)
        最大仰角可以把炮弹打出千步,也就是千五百米,相当于三里地开外,但是炮弹最后落到哪儿去了?天知道!

        明军炮手的技术还要好些,射速可以做到后金军炮手打三炮,大凌河城头炮火可以来四轮,明军又是居高临下,应该不吃亏。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这个时代最训练有素的英国海军炮手也只能保证三分钟内完成再次开火,比黄家炮手的水平差了分钟。

        因为黄家出品带有减震装置的钢质火炮能够减去火炮复位的时间,靠着科技的力量节约了宝贵的分钟。

        这个时代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次以后,必须特制的推杆头蘸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头绑着干布的推杆伸入炮膛擦干,再填入火药,发射药,塞进去炮弹,然后从火门刺破火药包插上导火索再点放。

        这些动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三分钟发就是顶级高手,明军炮手能够做到半个时辰射击十六次,后金军炮手只有半个时辰十二次的水平。

        然后?没有然后。这个时代的铸铁炮散热不理想,最多能够连续打十几炮而已。此时火炮都由于连续发射导致炮膛温度过热,继续射击会导致事故发生,说不定火药包推进去会直接炸了。

        由于后金军和明军装备的火炮无法做到黄家火炮的统标准,因此每门火炮都有个性,炮手只能熟悉自己经常操控的火炮,才会有定的准头,不可以随随便便调组炮手,就能够完成陌生火炮的射击。

        打是可以打响,不确定性太多了。

        八小的指挥能力堪称流,他因势利导决定以数量弥补质量的短板,他采取集中攻击点,选择地势平缓的南门炮击。

        攻守双方都没有黄家出品的钢质野战炮,都是铸铁火炮,个个都是无比笨重的家伙,后座力比较恐怖,根本没有任何减震装置。

        后金军的火炮虽然不是居高临下失了地利,但是好在可以移动位置,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地方摆放开火。

        在地面上开火不怕什么后座力,只不过打炮,就必须去把在原地跳得不成样子的火炮重新归位,再次瞄准罢了。

        明军布防的红夷大炮就不可以如此,他们的火炮必须有特意修建的坚固炮台才可以开火,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在城墙上乱摆。

        红夷大炮是十六至十九世纪之间欧洲在战船上广泛使用的前装重型滑膛炮,所谓的红夷,其实是泛指红毛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等西方人,也就是佛郎机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