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六章:稳扎稳打 (3 / 3)
每一位屯民都可以根据家里的劳动力承租良田耕种,只需要按照两熟缴纳收获的三成,再无任何税费,而且不需要变现,交粮食即可。
归化的大越国汉裔和新移民享受同等待遇,但是必须为新移民做好示范,如果新移民的收成跟土著的出入太大将要追究责任,最少会没收土著的自留地。
新移民政策早就形成了文字,黄家乡勇每人负责十几户一一传达,所有人都明白了,最兴奋的反而是土著。
他们知道这里可以三熟,黄家主人只以两熟收税费,他们得到的收益就多了太多,况且还有五亩自留地不需要交税呢。
这就是黄胜需要挑选两成土生土长的农民在此地耕种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一定要留下两成土著掺沙子。
是因为虽然带来的新移民也是能够吃苦耐劳的农民,但是他们可没有在新领地耕种的经验。
这里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没有人指点靠自己摸索,连这里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都不知道。
更加不知道如何田间管理,当然需要当地人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保证付出的汗水变成收获。
以文字下达硬性规定,每一户土著带五户新移民互相帮忙,保证收成就不是困难,这就是执政者的智慧。
这时黄胜不遗余力提供教育的好处体现了,黄家高级乡勇人人都能写会算,一个人负责十几家的管理,传达相关政策得心应手,训练新乡勇当然不会困难,把得到的地盘消化水到渠成。
黄胜带着明军就这样稳扎稳打,拿下一个地方,经营一个地方,修缮大越国原有的官道,标准是最少能够保证两三辆四轮马车可以并排奔驰的硬质路面。
明军带走八成当地居民,把当地乡绅地主的财物据为己有,把这些人带上跟贫下中农一起劳动,留下会汉语的可能是汉裔的土著协助新移民屯垦。
实力悬殊,明军进兵没有遭受任何恶战,十五天后大军到达下龙湾,一路上留下了十个百总乡勇和一万户新移民,加上汉裔大越国人,已经有**万人口在屯田,其中劳动力超过一半。
黄胜来下龙湾就是寻找修建港口的最佳地点,准备修建一个亚洲最大的全天候海港,这里有个天然深水港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