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收集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收集 (1 / 3)
        大臣们想通了,更加没有人提出质疑,“华夏大钱庄”可以大大方方在大明存在也!

        崇祯皇帝虽然很穷,但是朝鲜人朝贡了价值十几万两的贡品,怎么着也不能丢了天朝上国的脸面,信海君使者得到大明天子恩赐了大量的绫罗绸缎、茶叶和官窑瓷器,价值远大于贡品。

        本来黄胜操作的信海君在朝鲜就具备合法性,大明承认并且给正名后就是双保险,“华夏岛”这个地盘成为海外根据地名正言顺已是必然。

        千里之外的黄胜很忙,黄家的大小海船已经有了一千二百余艘,单水手、炮手就有超过三万人。

        不管什么型号的船只都在黄家几个岛屿之间穿梭往来,黄家湾岛每个时辰都有几十艘海船到港离港,还好黄家湾岛天然良港众多游刃有余。

        济州岛上有现成的船坞两个,工匠和材料设备被完整的接收,黄家还在在江华岛抓了一千多朝鲜造船工匠,四成人留在“华夏岛”工作,三成人去了岱山岛船坞,三成来到了黄家湾岛工作。

        “华夏岛”以前朝鲜人现成的船坞在十一月初就开工了,朝鲜工匠当然是在黄家大师傅领导下工作,黄家永远保持异族是少数民族,不管在领地还是在任何工厂。

        黄胜知道发展趋势,不肯在某一地区让汉人成为少数,用这样的办法巩固领地,消除**才是根本解决**的方法。

        因为汉人接受了儒家思想熏陶,根本没有欺负人的概念,让汉人成为绝对的大多数也就避免了被一小部分异族欺负的可能性。

        除了蝎子岛、黄家湾岛在生产战船,其他船坞全部生产商船、货船,材料太多,朝鲜最大的船坞被洗劫一空,那里的家当都运去了“华夏岛”。

        东江镇夏天可没闲着,趁着控制住鸭绿江沿岸的良机运了太多木排沿江而下送到黄家湾岛换粮食,今年岛帅日子好过许多,多了粮食少了许多吃闲饭的,麾下可以吃得饱了。

        赵时敏已经在考虑完成了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后把黄家湾岛的战船制造船坞全部搬迁到“华夏岛”。

        因为黄家湾岛的军民不断增加,地盘明显促襟见肘,他搬迁了造船厂会让出大量地皮民用。

        地方是黄家湾岛二百余倍大的“华夏岛”有四百里海岸线,可以发展造船厂的天然深水港太多,这一次搬迁后再也不会受地理条件的束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