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还魂玉 (1 / 2)
坐在“乾位”的王如花率先打开自己面前的木匣,颤抖着捧出一枚绿莹莹的美玉,约莫有拇指大,似乎只雕刻到一半,是个半成品。接下来,她讲述了今晚的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还魂玉。
王如花祖上做古玩起家,尤其是精研各种玉器,传到她父亲王闻天这一代,专习雕刻,人称“鬼斧神刀”。“自有记忆以来,王师傅就在雕刻玉器了。”人们都这么,在业内一时声名无几。
王闻天在横云市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一间古玩店,取名“兰亭斋”,生意兴隆,日进斗金,他膝下育有一儿一女,时享天伦之乐,常言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儿名叫王如风,自幼跟着王闻天学习雕刻,颇有乃父之风,长到二十五岁,在年轻一辈中声名鹊起,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女儿就是王如花,本来生得貌美如花,更兼天生一种刀觉,雕刻之玉栩栩如生,仿佛是活的一般,较之王如风更胜一筹。为此,王闻天常对人,将来继承他衣钵的,定是如花。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她十六岁的时候,不心坠落枯井,三天后被人发现,虽然侥幸保得一命,却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王如花的形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镜只觉自惭形秽,于是自暴自弃,终日沉沦醉乡,再非往日恒赫一时的王二姐。
王如花自甘堕落的日,一直持续到十年后。这天,一个年轻人跪倒在“兰亭斋”的门前,自言要拜王闻天为师,学习雕玉之术。他的名字叫谢雪源,后来不仅成功学得王闻天的技艺,还成了王如花的丈夫。
一个冬夜,王如风在采购玉料的途中发生车祸,还没送到医院就已经一命呜呼,咽气之后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枚玉料。这枚玉料约莫拇指大,产自蓝田,其质温润,青中带紫,紫中透绿,绿中含青,周身隐约有烟气环绕,赫然是古书所载的还魂玉,据有医白骨、活死人的功效。
然而就算有还魂玉在手,王如风依旧只能远赴黄泉。
王闻天得知儿英年早逝,嚎啕大哭,伤心之余,他决定将儿用性命换来的玉料,雕刻成一件足以流芳百世的玉器。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他决心动刀的前夜,突发的脑溢血让他倒了下来。虽然性命无碍,但半身不遂,再也无法握住雕刻刀。
于是,雕刻还魂玉这一重任,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谢雪原的肩上。眼见丈夫亲手接过王家祖传刻刀的那一刻,王如花发自内心地感到欣喜,她早就知道,当日自己坠落枯井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亲大哥王如风在背后推了一把。王如花知道这是因为王如风嫉妒她的故,然而又不愿意出来伤父亲的心,只好日日买醉,到头来却真的将一身技艺荒废,所剩无几。现在丈夫替自己拿起刻刀,完成父亲的夙愿,真是天意。
谢雪原从来不迷信天意,他只相信自己。多年前,他在兰亭斋外一跪就是一天,王闻天连面都不见。从那时起,他就在心底默默发誓,总有一天,一定要将王家所有人踩在脚下。于是,他另辟蹊径,主动追求面貌丑陋身材肥胖的王家二姐,这一招曲线救国果然奏效,王闻天不忍心逆爱女的心意,只好破例收他为入室弟。虽然登堂入室,终究隔着血,王闻天一直不将真本领传授与他。谢雪原知道,王如风一日不死,他一日学不成真正的雕玉技艺。于是在他的导演下,一场车祸应运而生。
终于,在这一天,王闻天将谢雪原唤到暗室,握住他的手:“你入我门下已有七年,玉雕刻得很漂亮,却,缺少一种人间的温暖。”
谢雪原屏气凝神,他知道,自己梦寐以求的诀窍即将现世。
不料,王闻天却了一番诡异莫名的话:“玉,如果要真正地展现生命力,就必须吸吮人体肌肤的精髓,而且必须是女的肌肤。刻玉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养玉。”
谢雪原奉若圭臬,他让王如花每天将玉贴身收藏,甚至是含在嘴里,谁知这玉不仅没有放芒,反倒愈发黯淡无光,烟气也越来越淡。
“也许,是妻的样貌太过平庸,配不上这块质地上等的玉吧。”谢雪原如此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