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8章 萧书记调研 (2 / 5)
新京报:你看到张委员关于“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的言论吗,有什么感受?
萧宸:看到了他的讲话,很赞同,很有同感。
新京报:现在在一些地方,真话少、官话多,这是为什么?
萧宸:我个人的看法,现在一些地方的工作作风、文风、思想作风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中央反**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每年抓出来的省部级干部还是很多。改革开放成就很大,但社会发展不平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协调,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这是根本的问题。
另一个,也是华夏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一些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就有这样的想法。
新京报:我们知道你现在在国家**不是一把手,但是你在朗柳鼎清区和江东吴城市都是做过一把手的,我们想问,你当时在鼎清区或者在吴城时,敢不敢讲真话?
萧宸:我一直比较敢讲。我补充一点,**问题解决不好与用人机制也有关系。我曾给组织部mén提过意见,本来各项法规规章都很不错,但没有执行到位,尤其是,你刚才提到一把手问题,我想说地是在目前体制下,地方和单位一把手的权力高度集中,特别在用人上。我在吴城当一把手两年。感觉就是一把手权力太大,尤其在用人上,我说一句话,别人很少敢说不。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就很注意了,多征求一下其他同志的意见,但我想说这不够,不能一把手每次都主动的一个个去问,大家都应该发挥作用,大家都不敢争,这一把手自然而然他就“揽权”了,有时候他自己都没觉察到。
新京报:一把手的话对干部选拔有多大的作用?
萧宸:那基本上就是决定xìng作用。干一把手时间长了,如果一把手有点意思,都不用直接表白,下面的人马上顺着你来,我有时候打算征求一下其他同志的意见,只是下意识提到某个位置要缺人了,问一声某某同志是不是合适,一些同志马上表示该同志正好合适——我这种机制很危险,他想也不想就知道这位同志正好合适了?我发现这个苗头后就特别注意,后来就发现有的人不是我看到的那样,有的干部是两面人,领导面前一套,群众面前一套,群众评价和我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我就开始特别注意,所以说一把手的决定大多时候要起关键作用。
而且我补充一句,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好多问题解决不了,表现在用人上特别明显,制度是制度,但说一套做一套———靠xiǎo集体定名单,靠主要领导定名单,视野不开阔。
新京报:张委员还讲到领导下基层视察、调研的真实xìng问题,你怎么看?
萧宸:这个提法很好,可惜这次我不是人大委员了,要不然我也很可能要提。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譬如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为了一个“机器”,这是很可悲的。还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全是假的。这都是真实的事情,我经历了很多次,无比痛恨。有的领导知道这个规则,比如我,所以经常搞突然袭击,但这总是有限的,你每次突然袭击,搞得下面也是人心惶惶,他一慌神,那工作更不利了,倒霉的还是普通群众。
新京报:你刚才说,文风也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萧宸:我在文风上意见一直很尖锐,现在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前半部分全是套话,只有后半部分有点实在的,就这点实在的东西还是云山雾罩的,“党八股”太厉害了,本来一句话说的非常明白的,一定要绕来绕去说上一段。现在有些领导的讲话和报告都是秘书坐在屋子里编的,总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