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9章 调研两潇 (3 / 8)
这是**、政务院第一次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统筹华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写进政fǔ工作报告,对中部大省潇北来说,其意义非同寻常。
商品粮基地、制造业、高新技术,楚地特有的这些响亮“名片”,正是潇北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雄厚资本。
“中部地区崛起,潇北首当其冲”,江城市市长李贤胜在人大会议上显得格外兴奋。去年“两会”,他提出“江城在哪里”的问题,“语惊四座”,最终促成了一项重大决策的诞生——建设江城经济圈。今年“两会”,他又领衔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江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议案。——此江城非彼江城,这是潇北省会的江城,不是祥林工业产值全省第二的那个江城。
“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之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问题必将提升为华夏全面建设xiǎo康社会带决定xìng意义的国家战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严云阳代表此次也带来了“关于加快江城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建议”。赴京前,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了一份长达6万字的调查报告,对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论证。这份报告即将提jiāo潇北省及江城市最高决策层。
有关专家早已指出,面对华夏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xìng产业转移由华夏沿海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部既是东部地区谋求发展的腹地,又是西部地区开放的前沿,占据天时地利优势,完全有可能在东西互动中实现快速发展。
“中部地区崛起正当其时!谁也没有抛弃我们,除非我们自己丧失jī情与信心!”这是来自潇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识。
摊开华夏地图,潇北坐拥神州中心,其位置之显要一览无余。
横贯东西的长江,纵穿南北的京穗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jiāo汇点,构成其他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肩而立,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声名远播,粮食主产区“喜看稻菽千重làng”,这是许多省份羡慕不已的资源优势。
但另一方面,潇北又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艰难: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密集,城市化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传统工业改造任务艰巨。
“近年来中部地区受经济全球化加深、宏观政策取向倾斜以及地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边缘化’特征”,严云阳代表说,“边缘化”突出表现在:制造业衰退,就业萎缩,劳动力大量外流,投资和内需不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等。我们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我们是科教大省但不是科教强省,我们是人才大省但不是人才强省,我们是人口大省但却是财政穷省……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中部塌陷”,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评价”,而是中部人基于自我反思后对形势的清醒认知。
有专家学者认为,现在华夏东西、南北发展无法连贯,很大程度在于潇北这一华夏发展的战略大支点不够强,其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作用和“节点”传导效应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从华夏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和中部地区发展这一宏观格局出发,通过重点突破、由点及面、不断推进的过程,在现阶段应选择若干基础条件好、区域带动xìng强的区域重点加以指导和扶持”,严云阳代表建议。
促进社会和谐,重视发展质量,缩xiǎo贫富差距,“均衡”成为华夏发展新的战略关键词。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尽快崛起,这是中部人的心愿,更是时代的呼唤。
中部地区靠什么崛起?中部地区崛起,“我”该做些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