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1章 “金元储君”(一) (3 / 7)
在伊顿的设想里,地球上最适合合并对象是德国的戴姆勒奔驰。而在大西洋对岸,戴姆勒奔驰也在全球搜索着可能的合作对象,其答案也很明确:克莱斯勒。于是,戴姆勒奔驰的董事长于尔根.施伦普走进了伊顿的办公室。
即将在底特律会面的两个人,可能是全世界最不一样的两种生物。如果说伊顿冷淡、木讷,施伦普就像一部永远燃烧着的发动机。他高大、粗壮、jīng力无比旺盛。他曾经和第一位不带氧气翻越伊乌斯特山的登山家迈斯纳共同登上了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他从每天清晨起就开始疯狂的工作,整天一根接一根的chōu着万宝路香烟,到了深夜也并不着急休息,而是大吃大喝一顿。
无所畏惧与过人的jīng力,让施伦普从一个卡车修理工(美其名曰“卡车售后服务员”)成为了这家德国工业巨子的领导者。而其在南非工作期间,由于公开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且与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成了好友。
面对伊顿,施伦普像与人谈一次5块钱的jiāo易一样开mén见山:“你没有多少时间,我也一样。所以让我们直奔主题。我对克莱斯勒进行了评估,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了评估。我们两家公司有很多人都在谈论年全球的汽车工业。我已经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我们两家公司合并在一起,将会是非常合适的。产品、地理条件,所有一切都很匹配。对不对?”
停顿了一下,施伦普看到伊顿并没有任何表示,他继续了下去:“当然,如果你觉得我有些cào之过急就告诉我。如果你觉得这种方式并不好,我会觉得很遗憾但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需要一个回答,你看如何?”
恐惧,以及施伦普直接的表达方式,让一向沉默的伊顿没有太多犹豫。仅用了én后,施伦普对自己的人大笑着说:“这实在是太快了,他甚至没来得及请我喝杯咖啡。这太bāng了!”十天后,伊顿打电话给施伦普表示这值得双方坐下来谈谈。
包括律师、法律顾问和银行家在内的谈判双方用八天时间,才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保证股东获得免税的最佳方案是组建一家新的德国公司。但“免税”不能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戴姆勒和克莱斯勒的名字谁放在新公司的名字前面呢?
美国人再次屈服了。1998年5月7日上午10点,伊顿和施伦普在伦敦签署了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正式合并的协议。
当年12月戴姆勒克莱斯勒举办德美高层的首次大聚会,所有的人在一起吃饭、喝酒、比赛,以此增进相互了解。因为时差,伊顿早早回旧点休息了,但施伦普带着人们狂欢。他和人们唱遍了所能想起来的流行歌曲,到了凌晨,他把自己的nv秘书扛到肩膀上,另一只手抄起一瓶香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就像它们的领导人一样,两家公司太不一样了——所有这些问题不仅难以形成互补,甚至是不可弥合的。
在一次公开演讲时,伊顿讲起了牺牲。他先是双眼mí离、脸涨得通红、声音哽咽,不久后就当着300名公司高层chōu泣起来。当人们为伊顿的自我袒lù而鼓掌时,施伦普问坐在身边的克莱斯勒总裁斯特坎普:“你知道他在干吗?我知道,他在说goodbye。”
是的,从此之后,伊顿逐渐淡出了公司决策层。
lden)收到了一份工作邀请——他被邀请成为拥有400多家销售店的连锁汽车销售公司,汽车世界公司的总裁。为留住霍尔登,伊顿命令公司总裁斯特坎普离职,目瞪口呆的斯特坎普最终为了保全自己的退休补偿接受了这一荒唐要求。
2000年下半年克莱斯勒出现了惊人的18亿美元的亏损,这是九年来克莱斯勒首次出现营业亏损。施伦普辞退了克莱斯勒总裁霍尔登的决议,并决定立刻由自己的亲信蔡澈(dieterzetscén主管去接管这家美国公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