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菩萨心肠,雷霆手段(三)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9章 菩萨心肠,雷霆手段(三) (5 / 5)
        1、国企缺乏自主的结构调整机制。许多人都认为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所谓的“结构调整”,一般人把这个结构调整理解成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认为应该把企业的技术改造作为东北振兴的重点。但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东北的结构调整非常被动、非常迟缓却是不争的事实。在1980年代以前,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是东北的骄傲。按理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一直是华夏的快速工业化时期,特别是目前华夏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东北的经济增长应该能够获得工业化的强大推动力。可是,二十多年来许多原来工业基础甚为薄弱的地区远远超过了东北的工业发展、经济增长,即使在目前的重化工业化的趋势中,东北也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国企几乎在各个产业都占有主体地位,而国企缺乏自主的结构调整机制。因此,过去东北的结构调整往往是政fǔ主导的行为,国企常常把技术改造项目看成是政fǔ给的“免费午餐”,所以结构调整容易演变成“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循环,不但总是跟不上市场的步伐,还留下了一大堆债务。

        2、国企对民企的发展具有“挤出效应”。东北三省都意识到了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重要xìng。但是,东北民企的发展状况不但远远比不上东南沿海地区,甚至也逊于一些内陆地区。我们认为,国企对民企发展的“挤出效应”是东北民企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大部分行业都被国企主导,国企往往比民企更容易获得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政fǔ一般也认为,作为“已进入者”的国企在技术、人才、经验、设备等各方面都比“初出茅庐”的民企强,都更愿意把机会给国企。

        3、国企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政企关系的变形、投资环境的恶化。国企的存在,特别是东北有大量老国企存在,很容易由于人员多、包袱重、历史贡献大等原因而不断要求政fǔ“输血”,政fǔ不得不通过行政力量来实现对国企的“倾斜政策”,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长此以往,政fǔ逐渐变成了“为国企服务的政fǔ”、“善于管理国企的政fǔ”,而对非国有企业轻则不懂得如何服务、如何管理,重则“损”民企而“奉”国企,导致投资环境的恶化。

        4、国企遗留了许多历史包袱。东北大量的老国企冗员多、退休人员多、债务重,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包袱。这个历史包袱的存在,给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也构成了区域xìng的金融隐患。辽安省国企的不良贷款就达到约1900亿元,其中由政fǔ发**“点贷”的就有740亿元,另外还欠地方政fǔ约700亿元,欠职工个人约130亿元,这些遗留问题不解决,无论是政fǔ还是企业,都没有jīng力去考虑发展的事情。

        这一分析,是萧宸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文件调查和亲自“微服sī访”之后得出的最终结论,自然引得几位巨头连连点头称是。

        萧宸于是趁热打铁,说道:“既然国企已经成为东北振兴中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回避。我认为,东北国企的根本xìng改革,是东北振兴的必要条件,尽管并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先明确两点:企业快,大企业慢。在过去几年里,东北的国企改革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为什么国企在东北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仍然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呢?是因为东北大国企多而且改制慢。

        2、下一步的重点改革对象:大、老、难。通过我的多方面调研,我有如下的判断:东北大部分中xiǎo型国企已经实现了改制,而且非国有化的程度相当高。剩下的尚未进行改制的国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困难的中xiǎo型国企,第二部分是大型国企。

        辽安省95%的中xiǎo型国企都已经实现改制了,但为什么还有5%没有实现改制?基本原因就是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它们没有足够的国有净资产来支付改制重组成本,甚至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净资产为负,或者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因此,改制重组成本的支付成为这些困难企业改革的拦路虎。

        而对于大型国企来说,改制进程缓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大型企业的国有净资产盘子非常大,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上百亿,中xiǎo企业惯常使用的‘内部型改制’形式,即主要由内部人(管理层、职工)来购买国有股,在大企业中往往行不通,内部人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吃掉’这么庞大的国有资产,政fǔ也不太愿意由内部人来收购大型国企;第二,与中xiǎo型国企相比,大型国企的资产质量高、盈利能力强,甚至有些大型国企是垄断xìng经营,一些地方政fǔ认为,政fǔ明明能从这些企业身上‘赚钱’,为什么偏要那么傻,去放走这棵‘摇钱树’?特别是这两年宏观经济处于景气之中,一些大企业的利润水平相当高,政fǔ更是‘爱不释手’;第三,大型国企在当地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被当地政fǔ看成是具有‘战略xìng地位’,即使这些企业处于困难之中,一些地方政fǔ也并不希望国有资本从这样的企业退出,而是希望继续控制这些企业;第四,东北的大型国企一般都历史比较长,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甚至在20世纪初就奠定了基础,这些老企业不但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多,而且企业办社会职能也非常齐全,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等,福利制度也非常完整,改制的成本非常高,一有不慎,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第五,东北地区的大型国企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央企业而不是地方企业,中央对这些大型国企的改制难免有政治上的考虑。

        因此,对于东北来说,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对象是‘大、老、难’企业,即大型企业、老企业和困难企业。这些企业不改革,即使中xiǎo企业全部实现改制,也不能改变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高、民营经济不活跃、区域发展落后的状况。当然,沿用过去的办法是无法推进大、老、难企业改革的,大、老、难企业改革的政策需要创新。”

        创新,萧宸又一次提出了创新。

        八双眼睛同时聚集到了萧宸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上。就是这位年轻人,十年官路走过,一路创新出了数种新的制度,被国内外誉为“改革先锋”,成绩斐然。

        今天,他又一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次,是不是能够再出现一次“奇迹”呢?

        萧宸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期待。宦海龙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