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吴王”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9章 “吴王” (5 / 6)
        24~25日,武警吴城市支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萧宸到会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亭,市政法委**燕微雨等出席会议。

        25日上午,吴城军分区党委召开八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回顾总结去年吴城市民兵预备役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萧宸到会讲话,军分区**、政委李渊龙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军分区党委**、司令员周军也作了发言。

        同日下午,1273户“双特困”户喜获廉租房,市领导萧宸、赵介民、王文远等参加了廉租房分配单发放仪式。

        吴城首批廉租房分配单发放达到1273户,引起了省内甚至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说起来现在的吴城在华夏的确已经成为了一个明星城市,从经济的膨胀式发展、文化名城的推广、廉政建设的优异、足球名城的宣传,再到首批廉租房分配后全国不少媒体盛赞的“华夏最幸福城市”,吴城的名气甚至比与它齐名的另一个“天堂”临安还大了,要知道,临安可是江南省的省会,在宣传上拥有对吴城的先天xìng优势。至此,原先对萧宸在吴城上任以来一系列“撒钱”行为颇为不满的人终于渐渐闭嘴,而吴城的老百姓对萧宸的观感也日益发生变化,从最初萧宸来吴城时的“萧太子”到办下颇有政绩的常务副市长王和后的“萧铁面”,从“萧铁面”到投资足球、广建球场和推行新城区规划后“萧老板(指huā钱大手大脚)”,再到拿下公安局长秦寿后的“萧青天”,最后到现在的“我们萧书记”,萧宸在吴城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渐渐稳固,风头更是一时无两,颇有当日在鼎清区、朗柳市的风范了。

        廉租房的建设和廉租房分配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萧宸这一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很清楚,现在吴城的房价还只是刚刚开始上涨不久,虽然有部分市民已经开始感觉房价“有点贵”了,但恐怕谁也不会料到再等三四年之后,房价就会开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跑,而到**年后,甚至变得“左一个国五条,右一个国十条,就是调不下来”的尴尬境地,甚至连一国总理都在香港媒体公开承认大陆房价问题很复杂,“就是降不下来”。

        而吴城作为华夏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房价的飞涨速度,恐怕也仅次于有限的几个政治和经济龙头地区,到时候吴城市民肯定会为房子的问题大伤脑筋。萧宸一贯的观点是:民生就是民心。所以他既然知道房价会出问题,自然会提前做一些准备,而不是等到事到临头再在媒体上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却实际上什么忙都帮不了。如今的吴城不仅廉租房的建设已经开始稳步实施,经适房制度也开始探索和推行,这一切都是萧宸在全面掌控吴城大局之后作出的决定,而即便如此,也颇遭不少吴城干部的非议,认为萧书记这是“拿政fǔ的钱不当事”,是“太子殿下不愁钱”。

        对这些暗地里流传的说法,萧宸其实是清楚的,但对于这些干部的sī下抱怨,他也不可能强行压制,只能是“一切是非对错,且看日后如何”了。其实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时,政务院就曾经下文要求各级政fǔ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廉租房制度建设由于责任不清、资金来源缺乏等问题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对于地方政fǔ而言,廉租房建设无益于财政和政绩。特别是在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的今天,廉租房建设会减少土地出让金收入,而该收入在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政fǔ的财政收入中,甚至占了一半以上,他们自然不肯去办。而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无利可图,故也反应冷淡。

        而在萧宸的前世,直到2006年,在商品价格飞涨,经济适用房建设制度被广为质疑的背景下,要求加强廉租房建设的呼声才越来越高。该年政务院颁布条例要求地方政fǔ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部分按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并为参与廉租房建设的开发商提供银行信贷便利。从后来的实践来看,当时的廉租房数量未能覆盖所有符合标准人群。由于标准过低,大量被排斥在租住标准之外的人群仍然无力购买住房。

        而萧宸如今想做的,就是如何在放宽这一标准、让更多无力买房的群众受益的同时,又不至于让吴城市的财政背上难以承受的包袱,继而导致吴城财政体系的崩溃,因为吴城财政如果崩溃,其实最后真正倒霉的还是吴城民众,对于这一点,萧宸心里是再清楚不过了。

        萧宸在吴城推出廉租房的时候,国内很多人还不知道廉租房是个什么东西,也不清楚为什么有那么多媒体闲得没事去关注吴城搞的这个东西。其实,廉租房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廉租房在香港叫“公屋”,在美国和加拿大叫“社会福利房”,在其他国家也各有安排。总体来说名字都可以叫廉租房,实际上大部分房租是从穷人领取的社会福利金中扣除的。他们只要jiāo纳很少,甚至完全不必jiāo纳房租就可以入住。

        经济学理论指出,政f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宏观环境稳定。弱势群体本来句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态势,不能指望市场竞争来解决他们的困难,所以政fǔ责无旁贷要伸出援手。

        而就华夏而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谓廉租房,所有的人都靠单位分配住房,职工象征xìng地缴纳一点租金,这和当时实行的低工资制度是相互匹配的。但是在房改以后,住房市场化,贫富差距迅速拉开。现在吴城还只是有些市民偶尔提一提说现在房价好像有点高,但萧宸自然知道,在2004特别是2006年以后,房价的暴涨,使得许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住房保障问题日趋尖锐,前瞻xìng地提前进行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准备,才能在今后有备而无患。

        而根据前世的经验,即便到了数年以后,房价已经“疯了”的时候,谈到廉租房,各级政fǔ依旧抱怨**。好像只要有了足够的资金,为穷人盖些廉租房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呢?各级政fǔ倒也公布了一些关于廉租房的数据,可是一般老百姓很难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按照萧宸“前瞻xìng”的分析,在日后政务院“2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廉租房的资金有四个来源:“一是地方财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提高比例;四是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给予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