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0 市府换届前 (3 / 6)
“先要认真斟酌一下,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预案。”王市长也把身子往上提了提。
桌子上摊放着一整张大白纸,红蓝水笔、直尺、橡皮等等一应俱全。不知道内情者突然进来,一定会误以为闯进了某个作战指挥部。
对照市委编印的领导干部名册,王市长口述,黄平做标记,不一会儿就将偌大的纸面描绘得密密麻麻。
从下午五点多接了关处长电话,到现在将近深夜十一点,时间已经过去五六个小时,王市长与黄平两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将全市可能参加民主推荐与测评的人员,上自萧书记、任市长,下至各个部、委、办、局、院、行、社及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一一列出,然后又根据王和与这些人的熟悉、亲疏程度进行了分类排队。
这种纯然的纸上谈兵,就像大战之前将军运筹于帷幄、预演于沙盘,敌我态势一目了然,双方优劣尽现眼底。高度的兴奋,高度的紧张,使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这期间他们甚至只吃了点饼干,却丝毫也不觉得饥饿。
按照王和与黄平的纸上排阵,吴城官场大势,可谓尽现于眼前。全市可能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除了少量地市级离退休老干部外,在职的正处以上领导大约一百六十多人,其中萧书记、任市长两位主要领导,不仅有资格以组织以话。而且个人推荐的分量也最重门其余包括四套班子铡汝挂内的领导干部,应该都在个别谈话和无记名测评的范围。
面对纸上那一百六十多个熟悉的名字,王和陷入了沉思,黄平更是有些迷茫这些人,谁是不容置疑的朋友、同盟者,谁是铁定的对立面,谁又将是可能两面到的墙头草呢?
吴城政坛,平常感觉风平浪静、一团和气,可一旦到了这种非此即彼、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非常时刻,仔细加以定量与定性分析,忽然就变得模糊起来。虽说平时大家心里都有些数,可真到需要落笔论定时还是有些犹疑。无论枉放与错杀,可都是硬碰硬的票数呀。
对于未来吴城市长的人选,萧书记与任市长的态度,自然首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说起来,王和在萧客调来的时候就知道,萧震此来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因为萧震这一来,就打破了王和原先精心构筑的人际网络平衡,萧震本人则变成了最大的变数。王和与前书记董、市长任二位的关系,应该都还不错。
十几年前,王和跟着老书记做秘书时,董是副市长,任是经贸委主任,相互之间只是点头之交,并无太多的交往与交情。不过,每逢董、任有事向老书记汇报,或者老书记有事需要交待给他们二人,王和的二传手角色总是做得既到位又得体,对他们的尊重也表现得恰到好处。
几年一过。等到王和从省里回到吴城做副市长,董已经是市委书记,任则做了**、市长,后二者虽然暗中已经有些粗梧,但对这个。新上任的**都还比较关照。再过两三年,等到王和做到常委、常务副市长,相互关系就有些微妙了。
一方面,由于权力之争加上性格不合等诸多原因,董任二人之间的矛盾,渐渐由地下转为公开,两人甚至一度势同水火,闹到不在同一宴席吃饭的地步,或者是今天你在报纸、电视上放了个头条,明天我也非得找点由头挂个帅露个面,明显有了打擂台的味道。
另一方面,王和身为常委、常务副市长,属于在委、府两边都位置靠前的大员,自然成为董、任二人都极力争取的对象。处于这样的位置,倘是一般角色。可能早就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了,而喜和毕竟在省市机关浸润多年,见识过官场的风风雨雨,因此在二位上司之间搞点平衡并不困难。
从内心里讲,他对董的霸道、任的偏狭都心存不屑,且二者又都精于权术、疏于能力水平,也不在他高看与尊敬之列。可表面上,他对二人都谦虚礼让,敬重有加,基本做到不偏不倚。
更主要的是,与吴城官场上的多数官员不同,他从不在萧、任之间搬弄闲话、搅和是非,也不过多评判你对我错。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董、任对他是满意的,也经常在他面前发发牢骚说说心里话,不出意外的话,至少在推荐候选人时都会投他一票,说他几句好话。可是,问题恰恰出在这次的推荐并非一般情况,而是事有特殊之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