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2章 西部大开发 (3 / 4)
不过惊讶过后,萧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防部长拉菲尔和其他要员不断宣示:美国的军事战略将作重大改变,把重点放在亚渊。英国《卫报》为此立即发表《美国以华夏为头号敌人》的述评。媒体渲染不论,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重心,从欧州转移到亚太地区,并不是现任政府上台后标新立异,而是不争的历史趋向。拉菲尔近日重新评估美国的防务问题,无非是全面加速这一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性转移中,朝鲜半岛和宝岛海峡等西太平洋“热点”。一直引起媒体的极大注意。美国对台军售和“保台宣言”等等发展更加增加了人们对此区的注重。大多数人忽视的,乃是同一战略转移过程在中亚的部分。“**”运动便是这一中亚战略的组成部分。从地缘政治而言,美国的中亚战略也许比西太平洋的局势发展有更长远的历史影响。
苏联瓦解之后,华美反苏“轴心”寿终正寝,而原苏联中亚和里海高加索地区各共和国纷纷独立,为美国直接涉足中亚,提供了大好机会。于是在犹年代中期左右,新一轮国际“大博弈”,乱这一名称,便在美国有关媒括《**》一上频频出现。
大博弈一词,源远流长,原来是指从旧世纪早期直到力世纪初英帝国和沙俄帝国争夺中亚的长期斗争,错综复杂、惊心动魄。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查资料,不在此详细介绍。简言之,俄国的目的是在确保**的前提下南进尤其是梦寐以求的暖水不冻港,英国的目标则是在稳占印度斯坦之外继续北上。进而控制中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华夏西部面临的两大分离主义运动即域独西域和**西疆,都是这场大博弈的徐绪。
要了解大博齐,首先必须明确中亚的范围。按最狭隘的定义,中亚包括五个前苏联共和国: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和乌兹别克。正式讲,上述五名均需加以印度、伊朗语词根后缀“斯坦”,义为“土地”这五国构成所谓俄属**。
但是中亚的范围并不限于旧**。西疆常常被别有用意地称为**,阿富汗斯坦自然也属于中亚,在观念上与中亚颇难区分的还有包括西域的所谓“亚洲腹地”山。与土库曼隔里海相望的阿塞拜疆也牵涉在内。阿塞拜疆在语言文化上与塔吉克之外的中亚四国关连,在宗教和民族上则与伊朗有密切关系。
从地理上看伊朗,东邻什叶派少数的阿富汗,东北部是逊尼派的土库曼族人口,北接里海,西北部则集居伊朗最大的少数民族阿塞拜疆族。在大博弈的棋盘上。阿富汗和阿塞拜疆都躬逢其盛,伊朗自然也在劫难逃。
当前的新一**博弈,完全可说是老一**博弈在新国际战略组合下的延续。美国在这一大博弈中有地缘政治和经济两大目的,两者又密切相连。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在政治上,美国的目的和策略都是世界强权斗争中传统的“离强合弱”其主要对象为**、华夏和伊朗。对于**,美国的目的是确保本区前苏联各共和国的“独立”削弱俄国对它们的控制和影响。进一步蚕食**在中亚、里海和高加索的势力。对于伊朗,美国企图长期遏制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并通过支持原苏联阿塞拜疆共和国,威胁伊朗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甚至最终肢解伊朗。
华夏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经济上突飞猛进,无疑是对美国独占世界霸主地位的最大挑战。
而华夏的崛起,必然引起丝绸之路的复兴,华夏必须发展和利用中亚的市场和自然资源。美国对此是以攻为守,以第一**博弈中应运而生的“域独”和“**”两大分离主义运动,直接威胁华夏的领土完整和西部的发展。
在经济上,美国的目的更加明确,其中心便是前苏联里海地区和各中亚共和国尚未开发的巨大石油蕴藏,阿塞拜疆共和国早已以其石油储藏著名于世。此外,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与英国、挪威北海油田不相上下。十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第五位。总之,本区的石油总储量估计至少在劲亿桶以上。与已经长期开发的科威特油田总量相凹口甩姗旬书晒齐伞甘。追过阿拉斯加北坡和北海油田的总和。以萧震的目前的战略眼光来看,美国和西方对中东和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的控制,正日益受到**什叶派势力崛起的巨大挑战,迫使美国寻求更为长远稳定的能源资源。
与此同时,根据当今美国总统自己的说法,美国正面临短期和长期的能源危机。美国总统不仅食言而肥。违背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竞选诺言,还冒天下大不韪,取消前政府对京都国际协议的承诺。因此不难理解某一美国战略研究人士的结论。认为中亚和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对引世纪西方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生死攸关。”
在西太平洋,从白令海峡、朝鲜半岛直到宝岛海峡,美国的战略是依靠日本,因此日本的二战翻案运动愈演愈烈。而美国新中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利用北约盟国土耳其。其结果是苏联崩溃后在中亚“徘徊的幽灵”泛突厥主义。这是另一个无法详论的大题目。所谓“**”运动,便是其组成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