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8章 两会大胜 (7 / 9)
今年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华夏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但方案最终确定之前,各部委的官员纷纷向决策层陈情: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还不那么有力,还离不开那只有形的政府之手,部长们都在为各自部门的存在理由据理力争。
公允地说,人员精简的决策,各部委人浮于事的现象确实严重。时下流行一段顺口溜,说一个部委人员构成的状况:“厅级干部一毒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3月份“两会”召开,已经正式决定政务院系统要精简概,但具体到各个部。如何分流裁员。还没确定。
传言随之四起:一会说政法部门要加强。不会怎么裁员,裁掉的是经济部门;一会又说只能一视同仁,都砍掉慨。
等待,是备受煎熬的。政务院系统精简概已成定局,而具体到每个部门。如何精简还在进一步博弈中。“两会”后,大楼换了新部长。这一变化似乎有了缓兵不动的理由。网刚履新的部长和各位司局长都在观察。大家都不先走一步。就像开车一样,踩住离合,看情况再打方向盘或提速。
新部长上任伊始。就在会上安慰大家,说政法部门不会像经济部门那样砍得狠,大家不要多虑,好好安心工作,组织也会对每一位官员负责到底。分流的口号是。“让走的同志舒心,留下的安心”。
结果分流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离退休还有几年的老公务员提前退休,不少人乐得利用资源下海兼职发挥余热;第二条途径则是政府拿钱去大学学习三年,本科毕业的去读硕士。硕士学历的去读博士,三年期间各种待遇不变。这些研究生的名额是特批的;第三条途径则是调到直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直属单位就不人满为患了。
虽说人员减少了近一半,但部级官员和司局级官员的职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处级职位减少也不多。比如薛剑那个司仅仅将8个处减少为7个处,老干部局和机关服务局从公务员编制就地变为事业编制一这样就不占编制名额。
减少的主要是科级和科级以下的职位。比如原来每个处四人。处长、副处长各一,现在变成一个处仅三人或二人。处长、副处长职数不变,每个处要么留一个科员要么一个科员都不留,全是官员。对具体办事者来说,首先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再然后就是考虑分流工作的难易程度。
机构改革在政务院层面不但包括部委,还涉及意图政企分开的很多央企。比如,政务院决定,解散华夏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在机构改革期间,仍负责管理原公司所属企业待组建企业集团之后,再实行政企分开,该局为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改革方案。由中编办和该局抓紧商定后,报政务”
但是这场惊心动魄涉及多方利益的改革并没有出现曾经预想中的尖锐矛盾。
就像官方学者声称的那样,前面的几次机构改革已为冗员安置探索出了宝贵经验。
在改革没有完全进行完毕之前,工作还得照常干,而且大家都表现得更加积极。连那些平时泡病假的人也每天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希望避免成为分流名单上的人。而在往常,大伙儿争着到各省特别是风景秀丽的地方出差,但这时候大家都觉得:万一不在机关,会在分流中吃亏一
这实则是一种杞人忧天的可笑想法。但事实上很多人基本都没心思千活。很多人都知道:“有关系有能力的人肯定留,那些只有关系或只有能力的人最紧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