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3 / 4)
“阎老西偌大年纪好不容易迈出这一步,你就别挑三拣四啦!”唐明笑着打趣道,“不过,这老家伙脸皮也确实厚,以前和小鬼子背地里勾三搭四的,现在竟又放着数十万晋绥军不动,却反倒来请我军出兵,也真难为他能说得出口!”
赵振中沉吟片刻后,却说道:“看来我们给阎锡山的压力还不够大,等明天他们人来了,先晾上一天再说!同时,从迁到西北的山西民众里挑选一些代表,去问贾景德和梁化之,返乡后,什么时候能做到象西北一样分配土地?什么时候能象西北一样实行低税负?又什么时候生活水平能象西北一样?我倒看看阎锡山怎么说!”
抗战爆发前,山西全省共有一千一百多万人口。在日军进入晋北之初,为了避免山西民众遭受日军毒手,同时也为弥补西北人口和劳力不足,阎锡山依照同民众党达成的协议,当年便向西北转移了四百多万民众。而从37年至今,前后又陆续有两、三百万山西民众为躲避战火而通过晋西北保德—府谷大桥,进入西北并接受民众党方面的安置。
有这六、七百万深受西北熏陶的山西民众,就算民众党方面不加阻拦的任其全部返乡,阎锡山也无法压制该省过半民众对有关政策、生活趋同于西北的向往!更何况,若是真弄回这么一大帮子享受过西北土地分配政策和免税、低税待遇,且衣食无忧的“祖宗”来供着,对精于算计的阎锡山来说,他那老脸还不定会苦到何等模样呢!
周明远、田云逸、唐明、李云山等人相互看看,随即便是一阵大乐!田云逸更是大笑道:“这招一出来。阎锡山可真骑虎难下了,就是不知他还敢不敢让那数百万民众返乡?”
周明远则在笑了一阵儿后,又补充道:“我军在关外的战绩尚未向外界公布,不妨就先向贾、梁二人透露一些。也好让阎锡山知道,他可用来选择的时间不多了!”
赵振中等人为对待贾、梁二人所拟定的避而不见、旁敲侧击等策略所取得的效果比预想中的还要好得多!
贾景德、梁化之两人在19日上午从临汾乘飞机抵达兰州后,便被告知赵振中等人正在开会,暂时无暇接见两人。梁化之便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韬园先生,民众党这是什么意思?昨天说同意我们今天来,可来了却又避而不见,这分明是耍我们嘛!”
“化之。既来之则安之,还请稍安毋躁。”贾景德却不动声色地说道,“或许赵振中他们真的有突发事情要处理,毕竟,关外热河等地的战事尚未彻底平息,豫陕和冀察等新占区域的稳定也是千头万绪,事务繁忙是肯定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民众党方面有意如此。以向我方施加压力。”
“那我们就在这宾馆里干等着?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梁化之不满地说道。
“这比的就是双方的耐心,我们可急不得!”贾景德转动着心思,慢悠悠地说道。“既然对方会见时间尚未确定,我们不妨拜访一下客居西北的芷庄先生,也好通过他了解一下在西北的晋省民众如何看待返乡问题。民众党方面重视民意,若是数百万民众一致要求返乡,想来赵振中不会无动于衷。”
在原本历史上,因不甘屈从于日军统治,在37年日军打到忻州时,陈敬棠及其一家共十口全部服毒自尽,而最终被抢救过来的只有两人!而现在,因民众党武装的出现。陈敬棠先是成为山西移民处常驻榆林的负责人,后因健康原因而将工作交接给原山西朔县县长郭同仁后,便作为山西移民代表常驻兰州。
不过,没等贾景德、梁化之去拜访陈敬棠,在民众党方面的安排下,这位老先生却与郭同仁等三十多位山西民众代表乘车找上门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