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纵横相间(一) (2 / 4)
“非常时期,只要不超过国际市场价格,那就是对国内抗战很大的支持!”赵振中摆了摆手,表明自己态度,“兰芳立国不久,各方面建设同样需要有关战略物资,需要发展基金,这没什么不能理解的!况且,我们之间需要的是一种双方互利的关系,而不是一边倒!”
在民众党占据山南、致公党接手华美公司有关产业后,菲律宾出产的铜、铝,澳大利亚的钢铁、马来亚、新加坡、兰芳、荷属东印度的橡胶,等等物资,正通过华美和兰芳的船队源源不断运往山南,并经已完工的青藏公路运往甘肃等地,夯实民众党的发展根基。
赵振中很清楚,为了促进有关物资输入,以合理价格进行双边贸易将比那种杀鸡取卵般的、只能得益一时的无偿援助要稳妥、可靠的多!他已经得到林成楼、陈致远从山南发来的电报,与陈其尤等人一同抵达吉大港的,是载重量二十多万吨、满载稻米、铜锭、铝锭喝橡胶的船队。虽然陈其尤已经表明这是兰芳对国内抗战的捐助,但考虑到双方长远关系,赵振中却不能做一锤子的买卖。
民众党与致公党之间,在国家、民族等诸多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这让赵振中在与兰芳诸人在谈及有关贸易或援助时坦然了许多,也不会斤斤计较。相比之下,赵振中虽与洛德私人关系不错,但因其是德国总理特使,在谈到有关航空技术转让问题时可就是全看利益说话了。
洛德或许是个成功的商人,但他却不是个合格的政客,虽然现在顶着个特使的身份,却并不情愿。在见到赵振中并祝贺了民众党军队所创造的战绩后,洛德便把话题转到了此次使命上来,并直接问道:“赵,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你才会同意出售战机或相关技术?”
“坦白的说,我不认为有什么条件能换得我们所有的先进战机或技术。”赵振中摇头说道,“至少在未来三年内,我们的战机在性能上仍处于世界顶尖水准。这不但能让我军在对日作战中获得空中优势,还能使我军在与苏联人的对峙当中不落下风。这种优势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是不可替代的!”
不说仍未对外透露的f-2战机以及其他在研飞机,只民众党空军现在的主力机种f-1,在世界战机发展进程中再领先个三、五年是绝不成问题的!
实际上,拉-11是在二战后有数的活塞战斗机。若非时运不济碰上了喷气式战机,拉-11肯定会有上佳表现。可即便如此,拉-11在中国仍服役到六十年代中期。而现在,因赵振中等人的出现,以拉-11为模板改进而来的f-1却提前十年出现,这也等于变相延长了其领先优势的时限。
“可是,我的任务是获得至少一架战机或者有关技术资料。”洛德有些苦恼,皱眉问道,“难道德国就没有让你感兴趣的东西吗?只要你提出来,都可以考虑交换的。”
“或许德国有不少好东西,但我们却不需要。”赵振中解释道,“我们现在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却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农业体系,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而且,德国现在与日本关系密切,同中国境内的国民政府也有外交关系,而这两者却是我们民众党的敌人!”
西北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上升轨道。农业方面,各地的水利工程都已完善或正在完善,粮食、棉花等作物的产量有充足的保证。工业方面更是成就斐然,除了山南因特殊环境无法从内地运来太多机械设备而要从海外引进外,其他地方工业发展所需的设备靠自产已基本可解决。加上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支持,西北现在还真不需要从德国获取什么必需物资。
洛德的眉头皱成了疙瘩,为自己孤身前来、无人商量而苦恼。本来,作为一国总理特使,又是出面谈判与德国空军发展的大事,洛德至少也应该带上几个协助人员。可德国与山南间没有直达航班,只能乘船抵达山南周边区域再行中转,而沿途不管是地中海、红海,还是孟加拉湾等地,都是英国人的天下。为了避免被英国人发现端倪,作为打前站的洛德也就只能单枪匹马了。
仔细地将临行前那些大人物们分析过的事情想了一遍后。洛德说道:“赵,或许在物资方面你这里的确不需要来自德国的帮助,但德国与西北却有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若你能把战机或技术资料转让,总理答应可与西北签署共同对付苏联的军事盟约。而德国有了先进战机也能牵制苏联,减少西北的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