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2 / 8)
        一通发作后,三位步兵团长灰溜溜地返回各自部队,按照袁承业的战术要求,整顿部队继续向大同城区推进。

        到上午10点半左右,经过前后近四个小时的作战、清肃,驻蒙兵团没过河的万余兵力被人民军全部歼灭。陈海澜、柳继峰两人的指挥部也在上午11点后,从毛家皂搬到了大同城区内。

        “大同虽然拿下,但后面的工作却不轻松。”入城后,陈海澜便将袁承业找来吩咐道,“22师不但要担负起大同及周边区域的防务工作,还要尽快组织人力打扫战场,集中焚烧日军尸骸,恢复城区与外部的公路交通,以便有关物资能及时运到。另外,还要派出人力清点城内居民,在清理其中日、伪分子的同时,还要统计好贫困民众的情况,为随后的救助工作做好准备。”

        陈海澜所说的这些,象打扫战场、恢复交通等是22师已经在做的,而清点居民情况却未进行。袁承业点头领受任务后,又问道:“副司令员,那些清查出来的日、伪分子和汉奸,我们是就地处置还是先关押起来?”

        “这边的战斗已经结束,就不按战时紧急处置了。”陈海澜摆了摆手,说道,“对日、伪、汉奸,先没收其一切财产,分别予以关押,等整个战役结束后,再经公审处理!”

        在人民军攻克的绥远、晋北等地,日、伪分子和汉奸、蒙奸并不少,甚至连与日军勾结的外国传教士都有好几个。象大同原政府文书白蔚武、商会会长马永魁,以及两名外国传教士就在日军进占大同时组织人员公开欢迎。怀仁绅士李丙寅、师绍慧等人也同样如此。其他地方类似的人物还有不少。

        对于这些地方上投敌的“头面人物”们,人民军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榆林战区也根据民众**和人民军总部的指示,拟定了具体的处理方案,只待战役结束后便可落实。

        大同这边的战事已告结束,陈海澜、柳继峰两人一边将战况上报战区指挥部,一边处理手头的各种事务,并等待着河东部队的消息。

        按照原定作战计划,蔡廷锴、庄毅两人指挥的部队要在周士庄至御河东岸间伏击驻蒙兵团的溃兵,以及驻屯兵团的接应部队。但在率部抵达御河东岸后,根据实际情况,蔡廷锴、庄毅经过研究后,却变更了原定部署。

        在蔡、庄两人看来,沿途伏击固然能不断削减日军兵力,使驻蒙兵团雪上加霜,但御河东岸的战斗一打起来,却会使东边周士庄一带的驻屯兵团提早警觉。万一周士庄的日军向后收缩,那人民军后续作战的难度可就要增加不少。

        有鉴于此,蔡廷锴、庄毅两人决定,放弃原定的伏击方案,将人民军集中到周士庄南面十公里左右的解家庄一带待命,并布置好炮兵阵地,等两部日军会合后,再趁其精神放松的机会,发动攻击。

        部署既定,蔡廷锴看着临时指挥部外人民军将士忙碌的身影,不由得感慨道:“这一路行来虽没多远,但要不是有工兵提前修整过道路,机动车辆可不见得能赶上来!”

        “是陈副司令员的远见。

        .”庄毅接口说道,“在昨天浮桥架设成功后,陈副司令员就派22师和61师的工兵提前过河,对原有道路加以整修,这才保证了机动车辆的通行。不过,道路也就整修到着一带,再往北到周士庄,路况可就要差上不少了。”

        “海澜确实远见!”蔡廷锴赞叹了一句后,又满有把握地说道,“这里到周士庄没多远,就是路况差,32师、61师的装甲汽车团、防空团也能在我部炮群轰击敌人的同时,赶到周士庄!而从周士庄向东、向北,肯定有小鬼子修复的道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