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三) (2 / 4)
李树春可不是来和杜义山做口舌之争的,也无意为老蒋辩护,他苦笑一声后便探询道:“不知贵军的条件都有哪些?”
“除非老蒋或第三集团军也能打出象西北那样成旅团建制歼灭小鬼子的战果来,否则我军决不会服从现在的武汉当局或济南方面的领导!实行独立自主的抗战,这是我军出兵的先决条件。”杜义山伸出右手食指比画着继续说道,“第二,要想我军尽早出兵,须在我军现有控制区域外再划出至少5个县归我军所有;第三,凡在我军作战范围内或补给线途经之地,战时都须由我军接管,以便组织当地人力、物力以助抗战需要。至于其他粮饷补充等事项,我军可自行解决。”
护卫军所提的条件倒不出韩复榘和李树春两人此前所料,心下盘算一番后,李树春斟酌着说道:“山东共有108县,贵军现在占据了5县,若再划给贵军5县,韩主席可没法对各方交待。要么贵军少要几个县,要么贵军要多承担一些地区的防务。不知杜先生认为怎样?”
李树春来之前已经得到韩复榘的授权,此番他带省府**张绍堂来就是为了协商县份交割事宜的。至于划出县份多少和承担防区区域多寡,不过是他想讨价还价罢了。
“我们多要几个县也是为了救助、收留更多的民众。这仗打起来,各地难民肯定少不了,单凭我们现有区域是容纳不了多少人的。”杜义山不动声色地问道,“还请李先生具体说说,想要我军承担哪些区域的防务?”
加上自己分立出来的沂源县,护卫军眼下才掌握6个县的地盘。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护卫军有选择地救助、收留周边灾民,使得沂蒙根据地总人口正朝5百万迈进。这样的人口数量已接近这个时代沂蒙一带粮食产量所能容纳的极限。当然,这也和沂蒙执行赵振中、周明远等人拟订的“战前吸纳人口,战时播撒四方”策略有关。
见杜义山有意多要几县,李树春心下一宽,忙说道:“51军正陆续沿高徐公路调往江淮,眼下高徐路东侧以及胶东各县防务空虚,而胶济线以北到黄河之间也兵力不足,希望贵军能为这些地方多尽力。”
“李先生可真是打得好算盘!”杜义山看着李树春失笑起来,“如此一来,我军不但要承担沿海防务,防备日军随时登陆,还要挡住日军对黄河南岸的攻势,第三集团军可真落得一身轻松啊!等我们和日军打得两败俱伤,济南的韩先生再从背后给我们一刀,那可真个大局抵定了!若李先生抱着如此态度,还是请回!”
“杜先生切莫误会,我们韩主席绝无暗算贵军的意思!”李树春赶紧解释道,“眼下日军已打进了山东,军委会和第五战区不见派兵增援,反而接连从山东抽调兵力用于他方。韩主席只想和贵军同舟共济,决不会同室操戈!韩主席说过,若贵军能帮助第三集团军挡住日军并收复山东失地,他愿和贵军共治山东!”
挡住日军南北夹攻并收复鲁北失地,这在韩复榘看来是绝难办到的事,他便以此做画饼来吸引护卫军出力。万一真能实现,眼下济南当局和护卫军之间也是一种另类的共治方式,大不了再给这群山大王几个县的地盘罢了。
“果真如此,那也还有的商量。”杜义山面上也呈回嗔做喜状,并追问道,“若我军承担沿海防务,李先生准备给我们哪几个县?”
李树春在桌子上打开随身所带的地图,指点着说道:“就是高徐公路沿线及附近的高密、诸城、莒县、日照、安丘等5县。这几县也关系到高徐公路以东的海防。此外,胶东的威海、烟台等地,以及潍坊一带的海防也一并由贵军负责。至于青岛,那属于中央直辖的特别市,不归山东省政府管,那边的防务将由沈鸿烈负责。”
自胶东烟台到潍坊一带的海防任务原本是由22师谷良民所部在承担,但因黄河防务告急,22师已被调到青城、蒲台至济阳间承担河防重任,而原本部署在即墨、高密等地的51军也被李宗仁抽调到江淮,这样一来,除了青岛一带尚有沈鸿烈几千人的海军陆战队外,鲁东南和半岛地区的海防已是空门大开!
眼下日军北面已打到黄河岸边,南路日军也过江沿津浦路南段北上,这南北夹击的态势已让韩复榘感到岌岌可危,若再让日军从沿海登陆从东面沿胶济线横插一手,那山东局势非彻底崩溃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