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横空而出(四)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四) (2 / 6)
        郭同仁话里透着亲热,也试探着陆东梁的口风,希望能为朔县剩余民众保留一个去西北的机会。

        “我部进驻,并不意味着朔县就固若金汤了。”陆东梁正色说道,“这边的工事远不如我军驻防的晋西北9县,郭县长最好还是早点组织民众离开。天镇县城可是被小鬼子一把火给烧成了白地,要不是那里民众撤离得早,肯定都得遭难”

        61军纵火烧了天镇,而阎锡山的二战区却对外宣称是日军所为。这也激起了晋绥军以及山西民众对日军的仇恨,激发了民众奋起抗战的决心。西北高层赵振中、周明远等人虽也知晓其中究竟,可对这种有利于抗战的事情也没有揭穿的必要,也就将“日军火烧天镇”当做教育人民军官兵的一个事例。

        “郭县长官声不,对民众也确实爱护,想必也不愿见到朔县治下民众遭难。”61师副师长顾景明也出言劝道,“太原公署贾**正组织晋北等地民众转移到我们西北,陈敬棠又长驻榆林居中协调,郭县长也用不着担心我们会对朔县民众不利。”

        郭同仁在高平做县长时,为给当地民众求得公道,曾数次和孙殿英部驻军抗争,并迫使孙殿英部将刘月亭把手下作奸犯科的二、三十人给枪毙了。在他的事迹传到太原后,阎锡山因其执法严明,曾破格授予郭同仁军衔、勋章和佩剑,以示表彰。

        在原本历史上,当日军攻向朔县时,郭同仁指挥朔县军民奋起抗击,堵塞城门,誓与城池共存亡但最终,日军动用重火力打破城防突入朔县县城,郭同仁及三千多民众惨遭日军屠杀郭同仁这样的县长,不但二战区仅有,就是全国也不多见。

        “郭某区区薄名,不值一提。”郭同仁摆手谦逊完,却又道,“有贾**和陈主持其事,我们也没有不放心的。我们再尽力动员一番便是。但若仍有民众不愿离开的,还望贵军能担待一二。另外,郭某等人未奉上命,不能擅离职守,还要带一班人留下,也希望能对抗战出点力”

        人民军进驻朔县是为了抗日,可不能小鬼子没见着先把县长等人给轰走了。否则,阳方口那边的阎锡山肯定会另有想法。陆东梁稍一沉吟,便决定道郭县长愿意带人留下协助抗日,我们不反对,但为了我军能专心对日作战,朔县必须实行军管一是县里的电报、等通讯设备要由军队接管;二是要清查县境内可疑分子和亲日分子,提前对其进行监控;三是对蛊惑人心、造谣惑众的要严惩不怠”

        “都是为了抗日,就依陆长官若还有事项,陆长官尽管说,郭某一定尽力”虽然答应人民军在朔县实行军管,等于把郭同仁作为县长的权限给变相剥夺了,可他思量之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在郭同仁看来,既然阎锡山都能让人民军进驻朔县,还把晋北等地民众转移到西北,那他答应陆东梁的这点条件简直算不了。

        “烦请郭县长找几个熟悉朔县地理情况的人帮忙,我军也好及早完善工事,进行布防。”陆东梁说道。此前人民军工兵曾在朔县境内勘察过地形,也构筑了一些工事,但因关系,这些工事远未到完善的地步。现在阳方口防御工事告一段落,六纵、十二纵的工兵已经腾出了手,正好可利用日军南下之前的把有关工事进一步完善。

        “要说对朔县地理的熟悉,郭某和白局长都算一个。这几年我们基本上把朔县的边边角角都跑遍了。”郭同仁略带自得地和白生成对视一眼后,又笑道,“若有用得着我俩的地方,尽管说”

        “那好,我们就说定了”陆东梁也开始对眼前这个为民尽力的务实县长欣赏起来。

        朔县西部是管涔山脉北端,海拔两千多米的黑驼山就位于朔县西北十多公里处。该县东南部则是恒山以及内长城一线。朔县县城就位于管涔山和恒山之间的谷地之中。在该县县境内,有源子河、马关河、桑干河、黄水河等众多河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