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独立自主(三)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独立自主(三) (1 / 6)
        尽管此行没有达到预期的与西北缓和乃至合作的目的,但能得到西北方面恪守现有边界的承诺、弄清楚阻碍双方关系发展的关键所在,张浩等人也算是此行不虚。何况,西北还提供了对**来说至关重要的材料、紧缺的食盐,以及可到西北治病的许诺,双方的关系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而有了这一小步,今后时机成熟,那就可以再向前迈进一大步!

        不过,张浩等人也清楚,在**高层大多仍奉国际、苏联为圣明的情况下,**要想摆脱外来影响,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绝非易事。

        张浩回国的时间并不长,可他却不是那种书生式的国际派。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认识,张浩认为老毛以往的道路是对的。这也是他为何坚定地站在陕北一边压制并催逼张国焘北上的一大原因。可张浩也清楚,即便他曾是国际代表,可一旦在**内部公然提出摆脱国际、苏联的影响,也肯定会被视为异端,并将很快地被打倒在地!

        眼下虽说**三大主力会师于陕北,力量壮大不少,可内部的思想认识却没有统一,对历史问题和今后的发展道路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激烈争论,对国际和苏联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盲目迷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提出摆脱国际和苏联的影响肯定是行不通的。甚至可能由此激化党内矛盾,造成极为恶劣的后果。在张浩看来,至少未来几年内看不到**摆脱国际和苏联的影响,实现真正独立自主的可能,除非国内外形势有了新的重大变化。

        26日下午,张浩一行携带着西北提供的材料和赵振中借口“生日礼物”以个人名义赠送给老毛的12箱香烟,回到了**在陕北的驻地。至于那80吨食盐,将在随后由**派人到肤施装运。

        张浩一行回来后,首先找到张闻天处,并将老毛、朱德,以及刚从西安那边返回的周恩来召集到一起,向他们通报有关情况。

        见到那12箱香烟,又听说赵振中对老毛称赞有加,张闻天打趣道:“没想到老毛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大名都传到西北了。这个赵振中对你的评价可很高啊。”

        “没有老蒋实在啊。”老毛则笑道,“蒋某人对我的悬赏可是十万大洋,这价码可比12箱香烟高多了!不过赵振中能给我送烟,这可真出乎意料。这下烟瘾大的同志们可又有精神食粮了。”

        几人说笑了一阵。

        当张浩几人拿出从西北带回的材料,分发给张闻天、老毛、朱德等人传阅,并说明材料的来源以及可信度后,原本的轻松气氛一扫而空,屋子里沉闷的令人压抑。

        那些照片上的内容分别是24年、27年北京警察厅记录的对张国焘、李大钊两人审讯的记录。其中,张国焘不但供出了南方和北方的**组织,还供出了李大钊、张昆弟等人。在北洋京师警察厅1924年6月11日下达的“京师警察厅1924年第151号”逮捕李大钊的密令中明确说道:“据张犯国焘提训明确,伊等以私组工党为名,实行**,南方首领为陈独秀,北方则以李大钊为首,伊与张昆弟为辅助者。”这就坐实了张国焘叛变投敌的罪行!

        而照片中被警察厅标注为“李大钊供词全份”的内容,则向众人揭示了**创始人李大钊的另一面。李大钊首先是国际党员,其后才参与**创立、成为**党员,或许这也是为何当初陈独秀等人反对加入国际而未能实现的一个缘故。当然,有关供词内容也颠覆了李大钊原本在老毛等人心目中的形象。

        照片上的内容虽然极为惊人,可除了涉及到张国焘外,因已是十年前的内容,对**眼下影响不大。但罗章龙、黄理文两人亲笔所写的材料却向众人揭露了六届四中全会上的斗争以及“非常委员会”的来龙去脉、龙华烈士被害的幕后黑手。这些已经涉及到**此前几年的一系列错误。特别是还关系到张闻天、周恩来两人。

        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和选举已明显违背了**的有关章程。若是违背规则选出的机构无效,那张闻天在会后不久出任宣传部部长的任命也是有问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