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多事之秋(三) (1 / 5)
第三章:多事之秋(三)
带着心中的失落,阎锡山打开了赵振中写给他的信。看完之后,阎锡山却感慨更甚:“这个赵振中,他是想从根子上清理**啊”
见贾景德疑惑,阎锡山就将信递了过去,并说道:“你也看看。他一个年轻人,对当年旧事却知道的不少。”
赵振中在这封信中,先是解说了此前人民军同晋绥军之间的一些矛盾乃是西北政府同南京当局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给阎锡山一个台阶下。接着赵振中又历数了从孙文到老蒋**一贯的卖国政策,表明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同这个卖国政党及政权决然对立的态度。随后,又表示阎锡山乃同盟会元老,而同盟会不等于**,希望阎锡山能以国家民族为重,同西北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老蒋和南京卖国政府,并表示在此过程中西北将坚定地支持阎锡山正义行动的立场。
看完之后,贾景德也很是诧异,遂说道:“谈不上什么文采,不过,倒也算是言辞恳切,可这信上所说旧事难道都是真的?”
贾景德并非同盟会员,对当年从同盟会到**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内幕也就不清楚。而阎锡山虽是同盟会元老,可出于为尊者讳的心理也并未向自己的**述及当年往事。
“当年同盟会中确实闹得凶。”阎锡山叹道,“当初先总理确实接受了日本人提供的钱款,抛下同盟会总部,不辞而别去了南洋。陶、章等人曾因而提出罢免其同盟会总理职务,只是被黄克强给压下去了。陶成章遇刺后,光复会基本上就烟消云散。后来,原同盟会遗脉中就先总理一系独大了。二次**后,黄克强等人又因事故同先总理分道扬镳。现在细思起来,当初黄克强和陶、章等人坚持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虽然阎锡山不肯深谈,又不愿评价孙文,但从其肯定黄兴、陶成章、章炳麟的话语中,却已经从侧面表明了态度。
“只不过,我们现在属于南京当局治下,也在船上。与西北联合并公然表态反对南京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暗中联合西北,以图晋绥自保罢了。”阎锡山叹道。
当年的老同盟会员或被杀害,或已病故,或被南京当局收编,或正被压制,加上从孙文到老蒋一味鼓吹自己、淡化或抹杀其他势力的历史功绩,多年下来,“大炮”已成了“国父”,凶手也成了委员长。这种情况下,要是阎锡山跳出来和西北联合清算旧帐,晋绥两省民众和中下层军政人员不明真相,再有他人的挑动,恐怕晋绥系自身就会陷入混乱。
阎锡山定了调子,贾景德细思之下觉得眼下也只能如此,便也不再就此多谈。接着,阎、贾二人便商量起如何落实同西北所达成协定的落实来。
5月5日,东进山西的**武装满载而归,全部渡河回到陕北。随即,**以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表面发表通电,要求“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并称“‘人民抗日先锋军’已撤回黄河西岸,盼南京政府诚意幡然改悔,先在陕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具体办法。并望各团体、党派组织停止内战推进会,遣派代表隔断双方火线”云云。
阎锡山虽然也希望停战,可对**的通电却嗤之以鼻:“缺钱粮和兵员了,就跑到山西抢上几个月,还宣扬是什么‘北上抗日’等抢得钵满盆满了,加上雨季将至,就溜回河西。现在又叫嚷着‘停战议和’,合辙整天下的道理全在**嘴里哪有这等好事”
不过,阎锡山现在无力顾及陕北**,除了忙着在晋西加紧构筑工事防备**今后再次东进外,他还要同南京当局明争暗斗,还要落实同西北之间的协定。
就在**武装全部撤回陕北的第二天,阎锡山致电南京,以**窜扰山西、清剿不利为名,自请议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