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多事之秋(二)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多事之秋(二) (2 / 6)
        “韬园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关怀则乱罢了。不当事。”赵振中笑着摆了摆手,又道,“现在先生该说说来意了?”

        贾景德放下了心思,神态间便自如了许多,当下便说明来意。

        在**2月中旬过河东征之后,晋绥军就迎来了苦日子。阎锡山在2月22日组建的由杨澄源、杨效欧等人统领的4个晋绥军纵队,就仿佛**员,哪里起火往哪里奔。

        不过,晋绥军将领中除了傅作义那样的另类外,其他大多数人这几年养尊处优,个个跟阎锡山学着打小算盘,花在做生意、置办家底上的精力可比整军经武多得多。加上晋绥军不适应**那种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因而处处吃瘪。而**这次东进山西的目的则很明确,表面上宣称北上抗日,可实际上就是为了钱粮和丁壮来的,加上其现在本钱又不多,没有足够把握根本不会和晋绥军硬拼。

        **东进兵力满打满算也不到两万,而山西省内的晋绥军就有近10万,兵力对比如此,可阎锡山还是吃不消,连电南京求援。

        能有机会让中央军进山西,老蒋自然不会放过。在老蒋的命令下,关征麟的第25师、汤恩伯的第13军等总计5个师的中央军进入山西,清剿**。

        依阎锡山所想,中央军就是进入山西也要听自己这个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的。到时候硬仗、恶仗就让中央军上,能占便宜的就让自己晋绥军上。

        只不过,阎锡山的这种想法只是一相情愿。东征军现在毛、彭的指挥下可精明得很,当然明白要找软柿子捏。而老蒋也不会真的用中央军为阎锡山火中取栗。3月39日,老蒋以便于部队指挥协调的表面,命令陈诚、杨爱源分任山西剿匪军第一、第二路总指挥,具体指挥前方作战。其中,陈诚负责指挥中央军,杨爱源负责指挥晋绥军。这在实际上架空了阎锡山对山西战事的指挥权。

        虽然凭仗多年打下的基础,阎锡山对晋绥军依然指挥通畅,杨爱源和其他将领也没有站错队,可谁敢肯定这后边就不会再出现一个李生达式的人物?况且,到4月下旬了,**担心雨季到来后回不去陕北,已经开始向沿河一带集中,连续西去了。但陈诚指挥的中央军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大有常驻山西的架势。

        请神容易送神难倒也罢了,大不了把中央军好好供着,就当请了一尊辟邪用的菩萨,反正只需晋绥军实力在,老蒋应该不会公然撕破脸皮。阎锡山原本也存着息事宁人的念头。但4月中下旬从可靠渠道获得的消息却让阎锡山慌了神:老蒋准备成立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部,并以陈诚为总指挥

        这个指挥部要是一成立,晋绥军可都要听陈诚指挥了。此前一、二路军总指挥只是战时临时机构,战事结束后也就应该随之撤消,但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部基本上属于常设机构。如此一来可就真真切切地把阎锡山给架空了。

        在红军连续过河返回陕北时,阎锡山就明白己出了昏招,早知道**过河只是虏掠一把,干吗还要巴巴地求着蒋某人、让中央军入晋?眼下已经不是请神、送神的问题了,而是山西这个小庙会被中央军这个大菩萨给撑破,阎锡山这个城隍也会被拉下神龛,以至扫地出门的大问题了

        得到消息的贾景德、朱绶光、杨爱源等晋绥系心腹干将也人人自危,老蒋削藩、对付非嫡系的手段他们虽然没切身领教过,可总听说过。贵州王家烈被老蒋剥夺兵权后,就好似拔了毛的野鸡,只能听任宰割。张学良虽然手中还有十几万的东北军,可这几年下来,也被老蒋从东北虎给折腾成没牙的病虎,猫在西北这旮旯里和**钻山推磨。

        前车之鉴已是如此,若阎锡山倒台了,晋绥系中大多数将领恐怕想做个富家翁也会不安生。几番密议之下,阎锡山等人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联合人民军,制衡中央军

        从此前的言行看,西北和南京当局可谓势不两立。压制老蒋中央军在山西的存在,不但符合晋绥军利益,也符合人民军利益。在阎锡山等人看来,人民军自进占晋西北以来就恪守同太原方面的许诺,晋绥系联合人民军制衡中央军是有基础的,也是可行的。而西北坚定反对苏、日、英等列强的坚定态度,以及通过对内、对外作战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又让阎锡山等人对“联民制蒋”抱有很大期望。若是此举成功,晋绥军不但不用担心中央军,就是将来中日间真的迸发大战,也能得到来自西北的有力协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