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风起兮(一)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大风起兮(一) (1 / 6)
        第二章:大风起兮

        在2月1日七纵聚歼迪化一线敌军,突击部队控制塔城、伊犁并切断溃敌退路后,人民军在新疆境内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就基本上结束。oM剩下的就是搜捕从战场上逃离的零散溃兵,以及九纵向南疆的进军了。

        在新疆冬季的严寒里,那些离开战场的零散败兵根本就逃不出多远。南疆则因马仲英、和加尼牙孜带部北上,剩下的只是几十、上百人规模的小股地主武装或匪帮,根本就无法对抗九纵的几万人马。因而,人民军在新疆的进展也就相当顺利。

        不过,为了给人民军进军南疆、出击北疆和蒙古的行动增加便利,也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向新疆和蒙古西部调运物资,西北政府和人民军总部对新疆战役结束的消息密而不宣。

        以至赵振中还在2月5日特地派人民军总部电讯处主任严震和在西北负责通讯设备研制生产的刘成海赶到迪化,利用缴获的密码,以苏联外交特派员阿布列索夫的表面向莫斯科发报,称迪化战事仍在进行。当天,还以金树仁表面向国内各界通电,称“民匪主力已龟缩迪化城内,新疆部队正节节推进,收复迪化已翘首可待”。

        当然,这种做法可一不可再,冒充金树仁还好说,要是一再冒充**子,那肯定会有显露马脚的时候。因而,在2月5日之后,人民军便停止了冒充行动,只利用缴获的密码监听新疆周边苏联当局的电讯往来。

        而为了迷惑外界,西北人民广播电台也在2月5日发布了一则消息,称“一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人民军在迪化一线的抗击正为一举聚歼敌军创造机会”。

        两个声音,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致使外界一时难以辨别其中究竟。而去往新疆的道路又因人民军封锁和风雪相阻无法通行,使得想一探其中真相的有心人也无法成行。若仅从双方所说来判断,似乎人民军遭受了一定丧失,可金树仁当局很可能不象其宣称那样乐观,双方的战斗应该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但在2月8日,英国驻喀什噶尔总**却向英国国内发回了一则消息,称“有大股不明武装出现在巴楚以南,由此判断迪化一带的战事或已结束,胜利者正向新疆南部推进,且胜利者很可能是人民军”。

        英国人从**初年在喀什噶尔设立总**后,就在南疆一带建立情报网络,鼓动、支持当地的**势力并从中获利。虽然33年挑动南疆分裂势力建国没有成功,可在喀什噶尔周边的情报网络却并未遭到毁灭性打击。现在虽然从巴楚南面阿克沙克毛拉传回的消息有些模糊,但英国驻喀什噶尔总**却已经有了基本判断。

        在迪化一线激战的新疆当局和人民军,战败一方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逃向南疆。若战败,金树仁当局应该会向塔城或伊犁方向撤离,以就近获得苏联人的支持;而人民军若战败,则应该退往东疆。双方战败后都不会在冬季跑到缺乏军需物资补充的南疆。只有战胜的一方才会从容挺进南疆以扩大战果。

        至于判断战胜一方是人民军,则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若金树仁当局获胜,肯定会大张旗鼓地宣扬胜利,决不会偃旗息鼓地向南疆开动;二是传来的消息上说的是“大股不明武装”,而金树仁当局的武装是探子能够辨识的,因而,在这个时候能向南疆出动、探子又认不清的只有人民军

        虽然沙俄进入南疆比英国人早,可中间经过苏俄**、白俄残余退入南疆等影响,加上苏联在新疆使领馆在24年才重新在沙俄使领馆的基础上开设,苏联在新疆,特别是南疆的消息就远不如英国人灵通了。

        在2月9日晚,人民军占领伽师并向疏勒、附疏推进时,苏联驻喀什噶尔的**才匆忙间向莫斯科发回了一则消息:“人民军大股兵力进抵伽师,正向南开进。迪化一战应已结束,金树仁当局应已战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