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石峰水泥(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石峰水泥(三) (2 / 3)
        在赵振中去美国之前,已经把大珠山采石场的人员调整到位。而从6月中开始,大珠山采石场就正式清理山体,建立采石工作面。在7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每天放炮采石了。赵振中此次从美国带回的石子加工设备将极大提高采石场石子产量,改变以往完全由人工加工石子的局面。

        与大珠山顺利开工生产相比,设立在沂水源头附近的四海水泥制造厂的相关生产进度就明显慢了很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土匪肆虐,不得不加强安全防范,使有关工作进度放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这附近的交通条件实在很差,使得四海实业不得不投入了相应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建设。

        但就是这样的交通条件,赵振中通过对比后仍选择了在这里建厂。

        在这里建厂,除了赵振中为将来进一步发展考虑的根本原因外,这附近便利的自然条件也是一重要因素。

        水泥厂建设在沂水源头附近名叫石桥的地方。在这里建厂不但可以利用附近山脉中丰富的石灰石矿,还可以利用石桥以西30公里外鲁村附近能便利开采的煤炭作为水泥生产的燃料。只不过,要想顺利地运进燃料,运出产品,还要将厂区附近通往山外的道路进一步修整、拓宽。在这个时代山东的其他地方建厂,是更难以同时满足燃料、石料、交通等几方面条件的,

        赵振中在原来世界中曾接触过一些有关沂蒙山区的资料,其中就有关于鲁村煤矿以及石桥鲁源水泥厂的信息。赵振中依稀记得鲁村煤矿的设计年生产能力是20多万吨,而石桥的鲁源水泥厂更是曾保持年产30万吨的水泥生产能力几十年。当然,限于眼下各方面的条件,四海实业的这个水泥制造厂一时还很难达到这样的生产能力。

        从今年春天开始,四海实业就开始在鲁村、石桥两处地方购置圈占好土地、兴建厂房,并努力将一些地方的道路拓宽,改善交通状况。到赵振中8月份从美国回来时厂房已经初步兴建好。在想方设法把一应生产设备运到石桥和鲁村后,时间也到了9月初。这时,各项前期准备已经完成,而石料、煤炭开采也进行了快两个月,并储备了不少生产原料,就等美国来的那些技师指导工人进行生产了。

        9月5号,水泥厂点火试生产。接着,又经过前后10多天的调试,在9月17号这天,经过验证,四海实业第一种可以同北面启新洋灰公司产品相媲美的产品问世了。

        “振中,有了这种质量的水泥,我们不但水泥制造公司能够获得不错收益,就是建筑公司也可以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混凝土预制板,建造出更优秀的建筑。”和赵振中一同见证了新产品出窑后整个实验过程的刘铨法很是兴奋:“这么好的产品,你准备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叫‘石峰’吧。”赵振中看看水泥厂外不远处连绵的石山,随口给出了名字。

        “石峰?”刘铨法略一沉吟,便赞叹道:“好名字!源于石峰,更胜石峰!”

        “呵呵,你这解释可比我起的这个名字更到位!”赵振中笑着说道:“我看就把这句‘源于石峰,更胜石峰’用做这种水泥的推广宣传用语吧。商标我也想好了,很简单。”说完,随手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几笔勾勒出一个图案来,三个简单并联在一起的尖角符号外面围着一个圆圈。

        刘铨法看看这个图案,想了想,很是高兴:“简单、明了、形象。就是它了!”随后,刘铨法又问道:“现在这种水泥的产量达到多少?”

        “老兄,你也太心急了。今天是确定各种配料比例后第一次定型试生产,还根本谈不上什么产量问题。加上还有个工人熟练的过程,我估计到这个月底能小批量生产就不错了。而开足马力大规模批量生产恐怕要等到明年了。不过,到那时,保守估计我们应该有年产5万吨以上的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