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5.雾消散后的早晨 (3 / 4)
就在姜建漠洗漱完毕,下楼去用早点的时候,黄婶已经把今天的越州日报,秀湖晚报之类的报刊拿了进来,满脸的喜气和敬仰:“姜书记,您又上报纸了!大家都在说你是为民办事的官儿。”
姜建漠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过手在几个大块的版面上扫了一下,就快速翻了过去。
而这种风轻云淡的态度,反倒让黄婶对姜建漠愈发拥戴起来,这个江南腹地山村里走出的农家fùnv,在城市里见多了社会的不公和灰暗,很多像她这样的人,在某些阶层眼中,只能算是“劳动力资源”罢了,不能算人……甚至就连每年年底回家,都要经历一番如同搏斗的hūn运,而和她一面汽车玻璃之隔的富豪,早早就利用各种更方便快捷的jiā通工具走在了前面。
所以当机缘之下,她进入了市委后勤服务系统,又被分配到姜建漠的家中后,在近一年的姜家生活里,确实是切身体会到了姜建漠的忧民之心。
就连回到老家,周围的亲朋在茶余饭后,忿忿然指责某些丑恶现象,说出“当官儿的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她也会主动站出来,为姜建漠极力辩护几句。
一面啃着馒头,一面随意地翻着报纸,姜建漠没有去看报道上对自己的溢美之词,而是把视线落在了对云中书城的报道上。
——有责任感的文化企业。
这是越州日报的标题,上面先是详细报道了昨天的突发事件,在例行提到了姜建漠后,就笔锋一转,开始介绍云中书城方面在这次事件里的正面作用。倒也没有怎么夸大事实,只是把罗戈昨天的承诺写进了报道里,然后又分析了此举的社会效益以及相关影响。
但是就只算这些,就已经让很多看过报纸的读者对云中书城心生好感。说到这些普通的百姓们,他们的好恶亲疏一向都是最朴素的,心里面自然有杆秤,谁为大家做过好事,那么大家就会记得他。
而在平常人之外,也有一些或是文化圈子,或是机关圈子的人,注意到的却是姜建漠和这个云中书城的关系。
虽然身为越州本地消息灵通的人士,也早早听说过这个云中书城,以及云中文化广场的事情,但是却从来没有传出来,这个项目和市里面哪一方势力有牵扯。
现在却忽然跳出来,帮着姜建漠解围,这里面的含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秀湖晚报的版块上,除了对安置下岗职工的报道外,更多是对云中书城本身的解读,譬如书城的来历,规模,里面的设施,还有未来的图书种类。
甚至就连广场规划,也七分真三分假很是曝光了一些内容。
这些倒恰恰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东西,不少的人看过报道后都会津津乐道几句,显然对这么大一座书城能落户越州,老百姓们还是很乐于接受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