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05)阵前军议(中三) (2 / 5)
他摇摇头,苦笑着回到帅案前,拿起桌案上的眼罩。眼罩刚才被他在案上砸到了砚台里里的毛笔,黑墨汁溅得到处都是,连段修的文书也染了几滴。好在文书被污的地方并不多,染墨的地方都不是很紧要。他戴上眼罩,可并没有马上盖住有点干辣辣烧痛的眼睛,而是又拿起文书,再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可他越看下去就越生气,忍不住又把文书掼到案上。
论说起来,段修当兵吃粮的时间比自己的岁数都大,怎么偏偏就在这节骨眼上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不仅生段修的气,同时他也生气自己。自己怎么会在出兵前临时改变决定,把左营交给了段修?按段修的资历和职务,当个左营指挥当然是绰绰有余,可这个人的长处是在练兵上,并不善于对阵接敌,这一点自己明明知道,为什么还会犯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现在好了,就是因为自己当初的不能坚持,所以现在大腾良部和完奴儿部已经前进到大军百里之内,自己才刚刚收到消息
帐篷里安静极了。只有蜡烛芯燃烧时偶尔爆出一声细微响声。帅帐外也没有什么声响;看来商成刚才处置后营指挥的一番举动把所有人都吓住了。辕门的士兵在交接岗,集合整队的号令一声接着一声。远方传来几声清亮的鹤唳;隔了片刻,又有几声鸣叫从更遥远的地方传过来,离得太远,声音有点模糊不清
商成黑着脸不说话,除他之外勋衔职务最高的郭表又默坐不吭声,王义和文沐互相望了一眼,王义轻轻地咳了一声,说道:其实,我觉得大将军倒不用担心西边过来的大腾良部和完奴儿部。有西门胜将军在枋州作牵制,两部的敌人绝对不敢轻易出动。段修将军在文书里提到,敌人只有三千人不到一一要是大腾良和完奴儿一起出动,怎么会才来这么点人?我想,兴许西边的敌人也就只有这么多。他们不过是两个部族不得已才派出的援军而已。毕竟咱们出兵才刚刚半个多月,敌人不可能马上知道枋州是在虚张声势,也就绝不敢大举出动。说完,他就目视着商成,等着商成点头表示认可和赞同。
可是商成只是微微低垂下头凝视着段修送来的文书,什么话都没有说。他甚至都没出言指出王义的推断到底是对还是错。
文沐的嘴唇动了一下,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咂了下嘴,最后把涌到嘴边的话变成了一声长长的无声叹息。但是他不停攥起来又松来的手掌却完全暴露出他现在的心思一一他对王义的看法有异议!
文沐的神情举动,王义一丝一毫都看在眼里。这并没有脱出他的意料;在说那番话之前,他就知道文沐一定会反对。从几年前开始,他和文沐的关系就一直不大好,他现在也不想再去修复。他估计,文沐和他是一样的心思,不然刚才文沐刚才也不会说那么一篇大道理!他在心里冷笑了一声一一什么劝诫商成不要乱了军法尺度,其实字字句句都是奔着他来的,不然文沐为什么一口一个二十皮鞭?很显然,文沐至今还在对那天晚上他严厉处分了一个违禁吃酒的军官的事而耿耿于怀,明里是在规劝商成,暗里却是在指责他处罚过重
文沐的态度,王义不在乎。但是商成也保持沉默,这就难免令他很失望。虽然他不想看到商成出于友谊而赞同和支持他的看法,但是他心里却真是很想得到商成的认同。同时他也不能理解,商成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才不直言表态。是因为他错了吗?这不太可能。这番结果是他深思熟虑了很长时间才得到的结论,反复推敲自觉得绝无差错;是碍于与文沐的情面?更不可能!商成总能分清楚什么是公务、什么是私谊吧!
就象他想不通为什么他抛却国公的架子去和小兵拉家常,挽起袖子和驮夫一道推马车卸粮包,别人却还是象避瘟神一样地躲着他,他也想不通商成为什么会对他的判断不置一词
总不会是不屑一顾吧?他眼神复杂地瞄了一眼还在低头看文书的商成。也许吧。说不定在商瞎在商子达眼里,自己不过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公侯贵胄而已
既然没有人应声,他就很尴尬地煞住了话头。
商成倒不是对王义的判断不屑一顾,而是根本就没朝心里去。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和别人一样,也把王义看作一个来燕山捞取战功的家伙,而是因为他无意中在文书的字里行间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一西边过来的两千出头三千不到的敌人,怎么会突然在黑水以西一百多里的地方停下来了?他们是在等待后续的大队伍,还是因为和别的突竭茨人失去了联系?假如是在等待大队伍,那么这支队伍的要目的是什么,是截断赵军的归路,还是对赵军展开侧击和骚扰?要是援军就他们这一支,等他们现在黑水以西已经成了孤军,那么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办?还有,既然大腾良部和完奴儿部来了,那么阿勒古三部会不会也要赶来;五个部落距离鹿河差不多远近,为什么抵达的时间却有前有后,这又说明什么问题?是敌人内部的号令不统一,还是绸缪计算中出了偏差,再或者,干脆就是敌人内部有矛盾,有人想借刀杀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