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一文一武 两路不通 (2 / 2)
“宗汉君,我看你已经彻底背叛了大日本帝国,完全站在了中国人的立场上。你说的都是叛徒反贼的言论。”
“如果我有权利马上停止这场战争,我愿意去做这样的叛徒反贼。中川君,你是学过历史、教过历史的,请你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思考、审视这场战争的起因、过程、目前局势和最终结果,可能你会得出不同以前不一样的结论。”
“宗汉君,我们说的好像有点跑题了,还是说回即将召开日中文化交流会这件事情吧。请问你有什么高见卓识啊?”
哼,让我参加这样的会议,确定无疑的是你要把我当枪使、用我做挡箭牌。宗汉一郎虽然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谦虚地说道:
“过奖了,我能有什么高见卓识呢。中川君,既然让我参加,你能不能告诉我召开日中文化交流会的真正用意和实际目的?”
“当然可以。宗汉君,今天召开日中文化交流会的真正用意和实际目的,就是要以林安县中学为发端,在我统辖的华北冀西地区全面推行、铺展日语、日文和日本文化,像在朝鲜、台湾那样,逐步取代汉语和中国文化,建立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功推行日本文化的模范示范区。宗汉君,你认为我可以做到吗?”
“宗汉君,现在我就可以明确肯定地回答,你是绝对做不到的。我说的不然也是指要在中国推行日本文化是不会成功的。”
“嗯?宗汉君,你就这么肯定吗?还绝对做不到?我们在朝鲜、琉球群岛和台湾已经取得了成功。在中国为什么做不到?”
“朝鲜、琉球群岛和台湾与中国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那三个地方可以取得成功,这绝对不代表可以在中国也可以成功。你这一文一武,两路不通。中川君,你是地道的中国通,又是中国女婿。你的中国历史学识和造诣应该高于日本的普通人,甚至会高于一般的中国人,难道你不知道、不明白我说的为什么做不到的原因吗?”
“宗汉君,请你详细讲解剖析,让我领略通晓原因所在。”
“好吧,那我就说说,也许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但愿能给中川君一些有益有用的启示吧。我是这样认为的,稍微有点历史和社会常识的日本人都知道,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日本文字更是从中国借鉴照搬过来的,刻薄准确地说,是剽窃抄袭而来”
“等等、等等。宗汉君,我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你怎么可以说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呢?请你详细深入地解释剖析一下。”
“嗨。这样也好,朔本清源、以正文化宗脉。早在绳文时代(约公元前七八千年到公元前4世纪),日本确实有了早期文化,但那是原始社会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先后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的原始远古文化。日本用于记载历史的文字是汉字,有文字记载以来延续至今的日本文化、社会习俗无一不是源于中国。以日本国名为例,日本原本没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我们日本人自称为八大洲或八大岛等。据中国《后汉书》记载,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定名为大和。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使根据中国皇帝国书中的称呼将国名改称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视太阳为图腾。隋唐之后,日本开始大规模接受中国文化,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日本对倭国称呼越来越不满意。据《新唐书·日本传》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所以,日本国的国名,当是中国隋朝皇帝无意赐予的。中川君,你应该很清楚,日本文化谱系中的中国文化遗迹随处可见。日文、医药、茶道、饮食、弓道、服饰、礼仪以及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弥生文化,无一不是受中国的影响。尤其古代中国的《礼记》传入日本以后,才不断发展成就了所谓的大和文明。”
林安县县城西门。装备齐全、武器精良的日军步兵、骑兵、炮兵、坦克、装甲车等日军驻林安县的所有兵种全部出动,日军穿过城门和城外关厢街区后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浩浩荡荡、轰轰隆隆地向西南方向进发。出动的兵力约有两个大队一千多人。
早起讨生活的平民百姓见状无不惊骇,慌忙躲避。交头接耳纷纷议论,不知道会有多少个村子和百姓又要遭殃遭难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