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乔出生 (1 / 3)
周异的好友乔公曾拜朝廷议郎。他傲骨嶙峋,不阿权贵,待人谦俭。虽历高官,不以官爵私亲,为官清廉。他敢于针砭时弊,大胆直言。
①次,在朝堂上,他不怕得罪“十常侍”,向灵帝痛陈积弊: “宫中奢靡之风日长,妃子及大宦官过生日往往破费上百两黄金,宫中日常采买漏洞很大,经办人员从中克扣,雁过拔毛,宫中买①匹布竟然比外面贵3倍,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guo库岂不亏空?!税收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苛捐杂税已经激起多地民变,本来军饷就少,加之军官克扣钱物,前线士兵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丧失战斗力。
眼下正chu于乱世,更应减免税收,收拾民心,岂能加重赋税!”十常侍反唇相讥,诬乔公本末倒置,税收加重的原因在于黄巾军作乱——为了安定天下,朝廷招兵买马,缴伐费用陡然增加,不得不加征税收;并且诬告乔公与黄巾军暗通款曲,罪当灭门九族。
孔融等力保乔公,用右手食指指着朝中大臣们,义愤填膺地说:“你们这些衮衮诸公,锦衣玉食,为保全自己及家人xing命,不为guo家分忧,苟且tou生,乔公不顾身家xing命,忠言直谏,现在遭此横祸,竟然没有人有胆量为他伸张正义!你们为什么不呐喊,你们为什么不声援!”
孔融双眼圆睁,射出鄙视和愤怒的光芒,许多人见了心惊胆寒,羞愧无比,纷纷跪地,齐声为乔公求qing,请求皇上念他多年兢兢业业,宵衣旰食,饶他①次!于是皇上收回灭门九族的成命,将乔公贬为庶人,永不叙用。
乔公早就听说庐江郡风光优美,文风昌盛,特别是文翁故里舒县,尊师重教之风甚浓,准备举家迁往那里。但是乔夫人和儿子不愿离开京城,因此,老乔孤苦伶仃,水陆兼程,到了舒县。
由于盘chan不多,只好买了①张纸,画了阴阳⑧卦,摆了个卦摊,为人算卦。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渐渐地,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算卦的人越来越多,闲时,他还同人家摆龙门阵。
由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众人听得如醉如痴,天se很晚都舍不得离开。城里有①个郎中,名叫张叶青,早年丧妻,收养①个女儿,名叫蕙云,②十出头,至今没有婚配。
张叶青与乔公交谈后,觉得他视野开阔,博学多才。郎中欣赏他做人的风骨、做官的气节,也同qing他的遭yu,乔公敬佩张叶青的医术人品。
①来②往,日久天长,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蕙云经常津津有味地听他们谈古论今,觉得乔公才华横溢,渐生爱慕之心。张叶青觉察出蕙云的心SI,于是试探乔公,乔公知qing后,诚惶诚恐地说:“蕙云姑娘通qing达理,相貌倾城,是个难得的女子,可是我与她年龄相差近②0岁,不敢耽误令爱的青春。”
张叶青听在心里,就婉转地向蕙云转达乔公的心声。蕙云听了,嗔怪道:“想不到乔先生博学多才,谈及婚姻,心里竟然逾越不了年龄这个藩篱,未免俗气了些。”
张叶青①听,心里有了底。向乔公暗示了蕙云的心曲。乔公①听,很是激动。此时,他已在著名的鸿儒书院谋到①个教职,说起鸿儒书院,不能不赘述几句。西汉时舒县有个人姓文,名党,字翁仲,景帝时任蜀郡太守,他在蜀地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在城中设立学校,培养人才,曾选拔郡县小吏①0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学成归来后教授学子。
景帝知道后嘉奖了他。文翁兴学开了州郡县设立学校的先河,此后,各地以此为榜样,纷纷兴办学校。后来文翁告老回乡,看到家乡教育落后,拿出多年的积蓄并且多方募集资金,兴建了鸿儒书院,从蜀郡等地聘请优秀人才,来书院传道、授业、解huo,后来,崔寔、马融、张衡、边韶、延笃、蔡邕等名liu硕儒都来过书院传经送宝。
乔公身为落魄之人,为能获得鸿儒书院的职位感到十分荣幸。
书院掌门人颜群对乔公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yin的风骨大加赞赏。乔公托颜群做媒,他①口答应,说:“俗话说叶落归根,明年我要回乡养老了,书院将来要靠你支撑。”
乔公想要推辞,颜老先生摆了摆手,没让他说出来。经颜老先生出面撮合,乔公同蕙云喜结liang缘。大婚之日选择在书院奠基纪念日,颜老先生亲自主婚,远近名liu都前来恭贺,婚礼操办得热热闹闹。
婚后没几日,乔公就全身心投入教习研讨等事务之中。蕙云悉心操持家务,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家里充满温馨气息。第②年,蕙云产下①女,取名乔涟,第三年,又产下①女,取名乔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