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神的化身
山羊胡听言又仔细拿起来看了看,发现确实如她所说,比中guo的梅鹿竹还要粗狂红褐一些,如果要细分的话,确实已经和原来的梅鹿竹不是同一种生物了。
山羊胡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去拿来第四把扇子的扇骨查看,刚入手便知道这又是一种竹子,只是并没有那么多的花纹,整体棕青青翠,富有生机,只有丝丝的纹LU隐隐约约现与竹上,应该就是我guo常见的棕丝竹,也是制扇的常用材料之一,至于古印度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或许也是跟着梅鹿竹一起移植过去的也有可能。
然后我们回到第三面扇子,打开扇面,发现和之前的那两把极尽繁复全面之事的扇子不同,变得开阔简洁许多,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但是仔细看看上面的笔法和画风,还是有很明显的相似和重合,说明这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是作画者故意所为。
而此chu也确实犹如真正的仙境一般,不像前两chu的景象那么世俗化和令人shu悉,从ye摩天开始,以上的诸天万界就都已经飞出了须弥山外,而ye摩天正是浮在山顶上方的万朵莲花之上,整片世界好像都是由无穷无尽的莲花组成了地基,然后天人们就生活在这莲花世界中,因此也有人将此成为“天华界”。
莲花在印度的宗教文化中一直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无论是佛教还是婆罗门教,莲花都是各种主神大佛门的坐垫、装饰、衣物甚至是法宝,而且根据莲台的颜se、层数,花瓣数,也可以分成高低尊卑的许多种类,来显示拥有者的身份。
而且它们也是象征**、纯净无垢的一种意像,有时候有表示大智慧之意,所以这幅扇面画上的图案,对比起原来的须弥山中世俗场景,而变为脱离山体,浮在空中,以莲花为基,就说明了从此chu开始与方才相比,天人们的境界已经高出了许多,若说之前还是五分天,五分人的话,现在这里已经只有三分人,七分天了,人xing的部分慢慢被压抑磨损掉,转而成为了比较明显的神xing。
ye摩天人能常念善举,SI维正法,因此可以牢守诸戒,善护己业,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并未能彻底断除自己的yu念,但是也不会因为贪念而造出恶业来,和尚且还在争ZHAN不已的ye叉天人形成鲜明对比。
图上的莲花或大或小,主要为白、金、粉三se,偶尔也有青se和赤红se,所有的莲花都chu于绽放状tai,没有一个合起来的花骨朵,那是因为ye摩天已经不在须弥山上,所以连日月也都在其下,自然也不会有昼ye之分了,唯一用来区分早晚的方式,就是看莲花的开闭程度,莲花开即为百日,莲花合上则是ye晚。
而莲花同时也象征着ye摩天人心中的正法、善念与智慧,若是张开就是白昼,说明正念尚存,若闭上则相反,因此ye摩天的常tai就是莲花盛开的永昼,只有英文某些原因大批居民开始天人五衰时,才会转为黑ye。
图中很明显是百花绽放的白天,画中人物脸se怡然自得,在莲花丛间交游谈笑,一副非常潇洒恬淡的景象,尤其是眯着眼睛看完之前两幅画后,现在的这面扇子让我们几个都觉得眼前舒服了很多,铁拐李也拿下自己的老花眼镜擦了擦,又揉了揉右眼,应该也和我一样觉得看这图时省力的多了。
尽管此扇上所绘制的场景要简单的多,但是因为五se莲花数量众多,所以也被加上了鲜yan的颜se,使得整幅图看上去依旧华丽彩yan,倒是和本身的意境联系起来,略微有些违和感。
我们心想既然ye摩天都这么恬淡怡乐了,那剩下三幅应该更加如此,于是连忙将目光投向第四面代表知足天的扇子上,发现果然如此,扇面上的图案更加超然出尘,只觉一股游仙之气溢出画面,若是撇开上se,单论构图和笔法,颇有我guo山水水墨画的风格。
整个画面看上去有些空空dangdang的,因为知足天的背景基本就全都是连mian不断的云雾,从ye摩天开始的修罗天道众生就已经离开了须弥山顶,ye摩天的世界以莲花为地基,而知足天众生因为于yu知足,以知足故,断绝并不复生一切贪念。无贪念则无尘世之浊气,因此ye摩天人尚且需要有莲华为基,但知足天人基本就像是一团云雾,飘逸出尘,几乎没有重量,可以直接立足于云层之上生活。
而画面中的知足天人,手上身边基本除了云彩外,都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这也侧面反应了他们已经彻底去除一切贪yu,所以那些在尘世间能见到的东西,都不会带来此地。而他们在做的事,多半是打坐、悟道,还有一些人姿势奇怪,其实是在做古印度最珍贵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拙火瑜伽,古印度人认为通过瑜伽运动,可以沟通真梵,让天地灵气jin ru自己的三脉七轮,在这幅图中也有所表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