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直接潜入 (2 / 2)
卯金刀接过话茬道:“呵呵!那只是个传说而已,说厦门通往台湾的海域有一条海底隧道,当地人称它作龙喉,相传是郑成功为了战争需要而挖的,不过这可信度实在不敢保证。”
我接着道:“恩!英吉利海峡有条现代海底隧道直通法国,那可是以相当现代的技术才完成的工程,郑成功当时全力抗清,挖掘这么大的一条海底隧道,不说施工难度吧,光兵力、人力就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当时为了战争需要,挖这些个小型的隧道确实可能的,但要说直接挖通到台湾,我也觉得以当时的生产力是不可能的!”
“好了!”二虾忽地站了起来,举着手电仔细望了望四周道:“现在没空听你们侃这些,还是先干点正事吧,这就是那个居**王的墓?快点找找有什么好东西啊,顺便找找从哪还可以出去,说实话我可不想再从那大肠里返回了!”
我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停止说话,拿过他手中的狼眼手电观察着四周:我们从那个湖底通道出来的地方是个凹陷的深坑,周边整块的断裂的石块散落四处,还有断裂的雕像,碎的不成形,已经无法看出是什么。也许这本是个整体的石台,遭遇了那场地震,所以被破坏成这个样子。那场地震如此之强,整个居**城就未能幸免,而刘无伤的墓**竟然仅仅是局部的损伤,整个棺室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冲击,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这个逃生洞应该是隐在这个雕像的背后,鬼龙族人已经知道,陵墓修建完毕之日,就是他们的死期。于是他们很可能在刘无伤墓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就着手开始准备这条退路了。当时一定是戒备森严,挖得太短,出去了估计也得让人发现,于是鬼龙族人干脆选择将逃生洞一直挖到当时荒芜人际的陷龙山,这也是为什么这条洞这么长的原因。
鬼龙族人之后便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再次与世隔绝,想想他们的命运也实在可悲:本就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料一次出山,引出无休止的灾难,终于遇到伯乐,却又要沦为别人的殉葬品,可谓命运多舛!
卯金刀道:“按照这个水洞的长度,估计鬼龙族在修建陵墓的初期就开始挖掘了,你们看,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可以辨别,这里是主墓室的冥殿。”
我仔细扫了一圈周围,脑中立即浮现那半卷书册上所记载:历朝王侯,墓之形式,皆源伏曦六十四卦,万变不离其宗,但求占尽天下形势,造化之内,天人一体!
汉墓的形式有点像埃及和玛雅的金字塔,只不过不是金字形,而是多了一个角,呈覆斗式。按照刘无伤的身份地位,墓葬也应该按西汉王侯的布局,设冥殿、寝殿′殿,而均以砖石结构。寝殿放棺椁,配殿存放墓主人陪葬品。
我们上了石台,便是宽广的大厅,摆着各式的家具、器物(即所谓的明器),右侧的门口吊着庞大的千斤闸,这一切足以证明我们正处在冥殿之中,其中各类家私的摆设,亦是按照墓主人生前堂屋的原型来布置,刘无伤生前的奢华有此可见一班。
我不动声色,对着卯金刀道:“额!你不是要找上天玺么?刘无伤至爱的无价之宝,一定是随着他一起下葬的,在这里找不到,我们是不是得直接去他的棺内找?”
我当下就意识到上天玺肯定不是放在配殿,既然是刘无伤钟爱之物,一定是随同贴身放在棺中,绝不会和普通的陪葬品放在一块。
卯金刀点头表示同意,带头边走向寝殿,我们现在的操作难度小了很多,因为我们已经直接从水洞进入墓室,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一个墓其实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有的古墓的墓顶有几十层青砖,又厚又硬,根本没办法挖。孙殿英当年掘清王陵,用军队和炸弹,连挖带炸的弄了五六天才将墓顶掀开。普通盗墓贼根本行不通,估计两天没完事,公安就在墓外等着了。
今天要是找不见这个水洞,我们也只能望墓兴叹了,应该是连墓也望不了,只能凭空兴叹。
二虾耸了耸肩膀,跟在我们后面问道:“我说两位?今天是不是又要开棺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