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9章万法唯识 (3 / 10)
一共有八识,
第一眼识,即视觉;第二耳识,即听觉;第三鼻识,即嗅觉;第四舌识,即味觉;第五身识,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
第六意识,就是通常所说的心识。
注意点是,眼睛看到的东西是眼识,眼睛只能看,不能区分,不能区别狮子还是老虎还是兔子,如果区别狮子和兔子,就是第六识在起作用。
同样,耳朵具有听觉,只能听见,不能区别是陈奕迅还是凤凰传奇在唱歌,一旦区分开来,同样是意识的作用。
同理,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触觉,也
离不开意识的作用。
第六识也称心识,非常厉害,区分能力非常强,就跟最厉害的会计一样精准,前五识发动,意识同时法器,佛法中通过修炼,可以让“心识”不受五尘干扰,最终六根清净。
现代心理学,研究到前六识,佛法上还有第七,第八识。
第七识是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科学上指第七感时间觉,是取第八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又成为“我识”。
第七识执着于我,是形成烦恼的根本,属于潜意识范畴,因为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会以“自我”的出发点判断分析,因为执着自我,是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第七识以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痴、疑、慢,爱恋,憎恶等种种烦恼。
第八识是阿赖耶,又称为藏识,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科学上指第八感空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的执念。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故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