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王爷和下人 (3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王爷和下人 (3 / 10)
        脚踏车是生产黄包车的车具机械厂设计鼓捣出来的,除了英伦那大小轮的自行车模型,叶昭自也通过黄秀很是提点了一番,包括链条传送动力,包括轮子大小,车轮辐条使用,车轴里的滚珠等等,叶昭都很是做了番解说。

        说起来这黄包车厂实际上应该称为车具机械厂,开始只是生产式马车车轴车轮,农械器具,后来发明出了黄包车,生意立时一跃千里,而泰和行占有其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前两天叶昭和黄秀一细算账,却很是吃了一惊,算上罐头厂玻璃厂,叶昭初始投资也不过十几万两,现今这一核算控股广州各厂各商行的股份,泰和行的资产却已经超过了百万两,经营丝茶贸易的部分因为资金运转周期长,还未计算在内。

        而作为车具机械厂的大股东,叶昭闻得厂家技工又从英伦购得自行车,准备研发生产,自然就提点了一番。

        现今英伦之自行车,前**后轮小,没有脚踏板,没有钢丝辐条来减轻自行车重量,至于链条、链轮就没有了,笨重无比,实在只是个人娱乐所用。

        而在叶昭提点下,车具厂技工却是很快鼓捣出了与后世水管车造型差别不是很大的自行车,甚至用了充气轮胎,现今只有两辆,一辆留在工厂继续试验,一辆却被黄秀送给了叶昭。

        而自行车的名,黄秀言道车具厂准备定为“洋铁马儿”,本就是,有粤报人见到车具厂的试验车,就称“西人有奇技,能以钢铁制两轮两角之怪兽,人乘其上,行走如飞。”

        叶昭当然不会同意,咱自己发明的自行车,怎么就成洋铁马儿了?金口玉言,定名为脚踏车。

        自行车送来王府,叶昭试骑了一次,立时叫苦不迭,太沉了,比后世的自行车不知道沉重多少倍,只怕普通人一天也就能骑几十公里,虽外形和水管车差不多,甚至按自己草图还加了后车座,可这内里的机械知识运用以及材料使用可就差的天差地远。

        不过好在还有改进的空间,听黄秀说,车具厂的技师甚至已经开始鼓捣脚踏车部件的机床,这就是一个进步。

        其实纵观欧美发展史,社会发展可绝不仅仅体现在军事科技上,看十九世纪后半叶就知道了,美国人鼓捣出多少与民生有关的小发明,而这一个个小发明,才是真正促进该国科技发展的动力,合奏起来,得以促进该国科技的大发展,从而推动军事科技的发展,而绝不是闷头鼓捣军事科技军事科技就会发展了,就算发展,也是肥皂泡,一捅就破,后继无力。

        叶昭希望国内也能拥有这种发展民生科技的良好土壤,虽说现在多是自己指点,有洋人参与,但这种敢想敢做的氛围早早的散播民间,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中国人,实则一直不缺乏创者发明者,只是一直以来的社会结构制约了他们的思想和热情,慢慢的,国人的思维好像越来越固化,甚至到了后世,教育也是那般机械。考试只是为了考试,题目够难够刁钻,可这学的知识怎么应用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却从不是重点。

        今世,应该会有所不同吧。

        这自行车,可就完完全全是中国技师的发明,看着它,叶昭本来有些阴霾的心情却是亮堂起来,虽说短时间内这自行车也只有有钱人才买的起,但总有普及的一日,而且等过些日子实现量产了,倒是可以先给巡捕局的巡捕们配备一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