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斗一番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九十章 斗一番 (1 / 5)
        安史之乱跟前七场战役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场由边境将领发起的内部叛乱之战,而非两大势力的对决。

        提起此战,就不得不简单说一下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唐太宗、唐高宗等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帝国。

        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何为节度使?

        据《新唐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唐玄宗废除府兵制,造成全国军力外重内轻,当时边境兵力达五十万,朝廷拥兵却不足八万,地方节度使已经威胁到朝廷安全,仅安禄山一人就兼任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以及河东节度使,拥兵十五万。

        对帝王而言,判断一位臣子造不造反,不在该臣子有无造反之心,而是有没有造反的能力。毫无疑问,安禄山就有这样的能力。

        朝中不断有大臣跟唐玄宗上奏,说安禄山可能造反,唐玄宗就是不听。态度最坚决的一位就是彼时的宰相,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杨国忠跟安禄山交恶,将相不合久矣,偏偏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又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由此揭开了长达八年的叛乱,等到战争落幕,没有真正的赢家。

        宰相杨国忠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愤怒的将士杀死,杨贵妃被逼自尽,唐玄宗跟太子李亨分道扬镳,最终被迫“退位”,当了太上皇。

        叛乱者也没什么好下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