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章 帝国起航 (2 / 5)
依大夏王律,但凡是大夏王朝的子民,不管是士兵、商人,还是书生、工匠,不论出身贫贱,只要在各自领域建立功勋,有所建树者,皆可授爵。
于王朝而言,士兵沙场斩首杀敌是功,商人纳税开拓商路是功,书生教书育人是功,工匠发明创造是功,官员执政为民是功......
既是有功,自当受封。
授爵以最低一等的男爵为主,故而将三等男爵再次细分,化为九等,一等为上,九等最次。针对每一种职业,都制定了详细的授爵标准。
王朝授爵只是一种荣誉头衔,无关俸禄,也不可世袭;但是有爵位在身者,地位高于平民,百姓见了需恭敬以待。
如此就给了有功之人最大的尊重。
宣读完爵位制度,柏南浦跟着宣读了第一批授爵名单。除了在登基大典上授予的侯爵以及少量一等伯爵之外,在场的文武百官也都一一授爵。
此番授爵,按欧阳朔的要求,不以官位定高低,纯以对大夏王朝的贡献来界定。因此越是领地旧臣,授予的爵位就越高。
像行政院科教文卫署文化司长徐叔达,劳苦功高,一下就被敕封为三等伯爵。倒是新来的官员,即便立即位列中枢,也不过敕封了一个子爵,比如寇准、狄仁杰以及魏征三人,都只被象征性地敕封为三等子爵。
如此一来,既补偿了旧臣,也给后来者以压力,让他们尽心为朝廷效命。
…………
公布完授爵名单,接着便是宣读大夏王朝的机构变更以及官员任免。
此次王朝改制,除了对原有机构进行升格调整,还依据前朝之例,取长补短,一口气增设了二十余个辅助机构,让王朝体制一下变得完备起来。
此番设立的辅助机构,包括太医院,翰林院,负责祭祀的太常寺,负责寿宴的光禄寺,负责传递公文的通政司,负责到地方上颁诏谕的行人司,负责观测星象的钦天监,负责掌管御花园、畜牧场与菜圃的上林苑监等等。
夏宫之中又以女官制度取代太监,以原内务司为基础,设立内十二监,即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