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诸子齐聚 (2 / 8)
当初他卫鞅跟孟子,在稷下学宫的那一场辩论,已是不可再复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实践,早已证明,儒法两家,各有长短。
儒家是道德,是精神家园。
法家是法度,是社会基石。
两者缺一不可。
担任内政署长之后,卫鞅没有敝帚自珍。山海城中,可有现实中法律界的专家教授。卫鞅没少跟这些专家,一起探讨法治与律法的问题。
法家之法,于现实之法,又有不同。虽然都是法治,实则南辕北辙。法家之法治,莫若说是“刑治”。
法家之法,是王法,归根结底,是为帝王服务的。
儒家之道,是王道,同样是卖于帝王之家。
因此,这一场争鸣大会,不可能跟历史发生交集。
姜尚的智慧,是何等的浩瀚。他在西南大学堂隐居,整理流连于万卷藏之中,其思想的深度,更历史上的姜尚,已是判若两人。
正是看透争鸣大会的本质,姜尚才会设下【阅览】和【宣讲】,这两道别有深意的程序。
卫鞅的智慧,同样是深不可测。
见申不害如此心急,卫鞅微微一笑,道:“申兄何必心急。此次儒法之争,法家一派,还得等韩非子出面,来主持大局。”
“也对。”申不害点头,道:“既然如此,卫鞅兄何不为我们引荐一下太公?不怕卫鞅兄笑话,申某对太公仰望已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