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观察员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观察员 (4 / 5)
        这不?只见那些越军一排排的从山顶阵地里冒出头来,很快就一排排的倒在我军战士的枪口下。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对反斜面战术的应用已是烂熟于心,虽说现代的武器参数与那时有些不一样,比如抗美援朝时我军步兵使用的制式武器是shè程远、jing度高、shè速低的莫辛纳甘,而现在使用的却是shè程近、jing度低、shè速快的47。但这点改变并不影响我对反斜面阵地的火力配置。

        除了棱线下安排了两个班依托坑道防守外,距离山顶阵地两百米的范围内我没有安排任何火力。原因是这段距离正处于越军在山顶阵地居高临下的往下投掷**的范围,**这玩意威力虽是不大,但做为每个兵都可以携带四、五枚的单兵武器,一旦投下来那也是成片成片的,威力绝不会亚于远程火炮。再加上越军可以趴在山顶阵地上在不暴lu目标的情况下往下投掷,所以避开这段区域绝对是种明智之举。

        两百米以外就是反斜面阵地的火力重点,这与朝战时期有些不同,抗美援朝时期火力重点是距离较远的莫辛纳甘,前排的**只是为了敌人人流冲近时可以大量杀伤敌人。现在……因为制式武器参数的改变,火力重点毫无疑问的就转到47上。

        三个连队的战士分为三道防线分别配置在417高地宽大的斜面上,一旦开打,由于斜面的仰角战士们手中的47就会自然形成上、中、下而且还是左右jiāo叉的立体弹雨朝越军的冲击队形倾泻而去。

        47的shè程jing度虽是不够,在三百米外就很难击中目标了,但它重在数量而不是jing度,这不?数百把47在同一时间朝越军怒吼,那子弹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蝗虫一样朝越军直飞而去,放多越军这才刚刚冒出头来就被打成了筛子。

        也有些越军在山顶阵地组织起火力与我军对shè,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打法的确是正确的,因为47虽是shè速快,但欠缺的就是jing度,再加上越军在山顶阵地上居高临下暴lu出来的目标很xiǎo。这种情况47对越军似乎就无可奈何了,但越军想不到的是,我们的防线中除了47外还有拿着狙击步枪和56半的shè击xiǎo组……

        shè击xiǎo组原本只有四把**,在之前的战斗中又从死尸堆中捡了四把,于是一支总数只有十四人的shè击xiǎo组就拥有了八把**,这也使得我的营属狙击部队渐渐成形了。那些刚刚拿到**的战士正因为拿到了新枪而兴奋呢,这会儿正好就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只听一阵“砰砰”的枪响过后,在山顶阵地上组织起来的火力就让他们给打得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之中。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快,以至于根本就不需要我动手。

        其实是我有意没动手的,我觉得有现在这么好的实战机会,更应该让他们熟悉下自己手中的新武器和应用下训练时教给他们的狙击技巧。

        反斜面的最后一层防线,才是shè程远的机枪和迫击炮。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好像都没用上,我们只凭战士们手里的47和shè击xiǎo组就轻轻松松的打退了越军发起的两次冲锋。

        越军似乎也意识到这样的冲锋除了加大他们的伤亡之外不会有任何作用,于是在丢下上百具尸体后,就将部队收拢到己方的斜面上。

        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在这个417高地上,越军的一个营占领了一侧斜面,而我军又占领了另一侧斜面。双方虽是近在咫尺,但是谁也奈何不了另一侧的敌人。

        “给!”当战事稳定下来时,家乡人就凑上来给我递上来了一根烟。

        我接过一看,不由意外的叫道:“哟嗬!好烟啊……大中华!哪来的?”

        家乡人一边划燃火柴给我点上,一边呸了一声,说道:“说来也气人,这是从越鬼子身上搜到的!他娘滴,咱们都难得chou到这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