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同登之战(六)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同登之战(六) (2 / 5)
        当然,如果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的话,这句话也许不适用,毕竟那时后勤补给严重不足,用生命去换子弹和炮弹都是常有的事。但是现在,弹药和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国内运送到我们手上,所以完全就用不着再牺牲战士们的生命了。

        我带着五连的战士一路攻营拔寨,在与炮兵的紧密配合下,不一会儿就打下了五个高地。但因为我们每打下一个高地就要安排十几个人在高地上组织防御,所以越打到后面人数就越少,到了现在就只剩下四十几个人了。

        不过似乎用我们这种方法进攻,人数多少都没什么很大的区别。不过就是用火力侦察一番不是?等敌人的火力点暴露了,打上几炮就完事了

        但在进攻我们任务下的最后一个高地时还是出现了问题,一是我们的进攻速度似乎太快,两翼因为没有友军的保护而暴露在越军的枪口之下。二是在进攻高地的半途中被越军一个别碉堡的重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全连的战士都被压在一个低洼地里。

        越军也知道这时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又或许是因为子弹充足,所以完全就不在乎子弹,也不管有人还是没人,那重机枪就是打得“哗哗”直响,子弹不停地在我们头顶上带着尖啸声飞过。

        说实话,这时的我们是很危险的。重机枪把我们压住无法动弹,两翼的越军再往这里一冲……越军只要往我们的位置投上几颗**,我们就可以说玩完了。

        “命令炮兵掩护马上把碉堡给我端掉”我高声下令着。

        事实很明显,撤退是不行的,越军在碉堡的火力掩护下对我们一路追杀,等我们逃掉了人也差不多牺牲一大半了。

        不能逃,那就只有前进;前进就只有将碉堡炸毁只有迅速炸毁碉堡,我们才可以利用高地的地形优势击退从侧翼朝我军逼近的越军。

        “是”战士们应了声,很快就有两组战士分别准备好了无后座力炮与火箭筒,并分别找好了位置。

        “轰轰……”迫击炮的爆炸声很快就响了起来,但是对于那几米厚度的碉堡来说,迫击炮炮弹就只能在那上面打一个眼不过虽说炸不动碉堡,但机枪声却明显的滞了一滞。

        也就是在这机枪一停滞一会儿的时候,火箭炮与无后座力炮几乎同时冒出头去朝越军的碉堡瞄准。接着只听“轰轰……”的两声,碉堡前就爆起了两团烟雾。

        不过很明显,这两炮都没有打中碉堡的射孔,因为敌人的机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越军的碉堡修很很隐蔽,也许是与法军、美军打过仗的原因,所以他们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方法。比如普通的碉堡是修建在阵地表面上的,这样修建碉堡虽说没什么问题,但就像是一个立在蛋糕上的大草莓一样十分显眼。这样的碉堡无疑是敌人很好的目标,**火炮虽说无法将碉堡炸毁,但如果有几发炮弹直接命中的话,想要震晕里面的敌人也不是件难事。

        但越军修建碉堡却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并不是从地表开始修的,而是往下深挖了一米多,然后再往上修建。这样的碉堡不但地基牢固,而且基本上只有射孔以上的一小部份面积露出地面。目标小,所以别说大口径火炮了,就算是无后座力炮和火箭筒都很难命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