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我回来了 (2 / 4)
这里的学堂很奇怪,他们招收学生不分男女,不论高贵低贱,只要适龄者,必须读书。就是成年人,也会被定期组织起来,让他们识字。
只是让城里一些人担忧的是,这学校不教四书五经,不教儒家大义,反而教一些杂学,什么武学,什么算术,什么物理,什么化学生物之类。
一些原本来此,想谋一份职位的儒生,纷纷大肆批判这是不尊至圣先师,这是逆时代的潮流,这是在误人子弟,要绝华夏传承。他们中有人曾组织过一群儒生冲击“官府”,要让学校做出改变,嚷嚷着什么“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话。
最后,这群人被恶狠狠的黑皮城管给轰了出去,每一个都记录在案,永不欢迎,永不任用。
城里的“官府”和南宋和蒙古不同,他们做事十分强势,又十分讲理,做事之前总会先清楚,发布告示,和有人走街串巷宣传,用尽可能的方法让人们能够明白。
比如,他们对商人,学生,还是工匠农夫,或者士兵,都一视同仁。
工匠中有肯献出手艺,到“官府”工坊做事者,都会有一大笔赏钱,而且工匠要是能发现什么新工艺,改良旧工艺,都会有钱可领。
不仅是工匠,对于商人中表现良好,一个月按时缴税的店家,“官府”还会赠予一面锦旗,美中不足的是,这面锦旗属于流动性致,这个月在这家,下个月可能在另一家,只有连续一季获得锦旗者,才能终身拥有。
因而,这面锦旗代表了一个荣誉,许多百姓渐渐都会到拥有过锦旗的商铺购买东西。
学校则为学生设置了奖学金,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勇于提问发现的学生都会有奖,不过这一学期还未结束,不知期末的高额奖学金会花落谁家。
农民也不差,只要你认真种田,想要种田,“官府”会为你提供种子和农具,甚至还有耕牛,派人来指导你如何种地,只是你在收成时节,需要上缴比别人更多的粮食。
唐州城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对待军人,和南宋那种歧视军人的做法完全不同,这里的士兵,让生活在城内的人感觉很安心,很舒服。
“官府”为军人修建了军魂碑,是要永记那些为了守城战死的人。开始,一些人还颇有不屑,认为当兵吃粮,天经地义,直到军魂碑建成那天,唐州城城内部队集合阅兵,才让这些人动容,那整齐的队伍,那坚毅的军姿,深深印在了他们脑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