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一路向北(3) (2 / 3)
张贵自然也是知道这桩事,所以才推荐范友信上位,再加上胡明伟协助,淮西必将会成为他巩固山东、甚至是北上元都的最坚实后勤,有了淮西、山东,他才不管朝堂上的相公说什么闲话呢?
此时,胡明伟也上前,拱手感jī说道:“卑职……”
张贵瞪了他一眼,道:“明伟,你以后就是扬州军的统领了,不是老子的属下,范将军是你的前辈,战场上的经验也比你丰富,你要虚心向范将军请教,千万要戒骄戒躁。”
“你小子好好干,别给老子丢了均州军的面子,均州军数万人,你小子算是第一个独立mén户的了,别耽搁了其他兄弟日后的前程。”
“大人,末将遵命。”胡明伟低头沉yín片刻,认真说道:“末将会永远记住自己的身份。”
“滚,别打扰了老子和范将军叙旧。”张贵知道胡明伟说这句话的意思,但人言多杂luàn,他可不想因此被人传言,说结帮结派,历来皇上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搞小团队的人物,张贵可不想被人盯上。
胡明伟向来脸皮厚,还是行礼才和陈大举他们叙旧,吕武、陈大举这些前辈都算他半个师傅,他却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或许也是张贵把他派到扬州而不是其他人的原因。
“奴家朱氏见过张大人。”朱掌柜上前,盈盈行礼,朱掌柜约莫三十来岁,但风韵犹存,说话利索干脆但声音甜美,动作一颦一笑都特有韵味。
“朱掌柜巾帼不让须眉,扬州围城,多得朱掌柜鼎力相助啊。”家有悍妻,张贵也只有抱有欣赏的态度,葛氏裁缝店扬州分店,在董家军围城时确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对扬州的帮助也不小,但张贵这次出兵,本来就有心把各地商家拧成一条线,对于一直和自己站在同一条线的葛氏裁缝店等一批老臣,只能做到了不偏不倚,不过他们却没有任何怨言,张贵心中倒有几分内疚。
“这都是奴家应该做的事情。”朱掌柜轻轻摇头,一头飘逸的长发无拘无束的展示了她的美姿,她脸上多了一丝红晕,低声说道:“张大人jiāo代之事,扬州这里条件不足,只有在江陵赶工,葛大姐接到大人的来信已开始赶工,定然不会误了大人的事。”
张贵自然免不了感谢一番,其他商人也不落后,他做人向来滴水不漏,对他们表示了均州军、还有自己都愿意当他们坚定后盾的愿望,反正一句话就是:钱你们尽管放心去赚,均州军为你们保驾护航。若是半年前张贵说这些话威信自然没有这么大,但如今张贵已成长为大宋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且这颗新星也实在是有点耀眼了。
范友信把他们带出来,就是为了得到张贵这个承诺,这个承诺有了,按照张贵的品行,自然不会轻易食言,再说张贵做的都是报效朝廷、救国救民的大事儿,既能赚钱又能报效皇恩,当然是再làng漫不过了,众人皆表示为张贵尽力、为大宋尽力的愿望。
能受到邀请之人,皆是可信之人,范友信也再次嘱咐他们不要把张贵的行踪暴lù出去,众人自然答应,大家都是牵在一条线上的蚱蚂,没必要砸了自己的饭碗,张贵失败了,大家都没有好处。
好不容易把众人送回去,范友信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看到张贵却还是一脸笑意,仿佛和这些商人打jiāo道竟然没有影响到他半点情绪,心中多了一份敬仰,商人虽然有钱,但文人多看不起他们,张贵既写出《石头记》这样的宏篇巨幅,自然能够跻身大宋顶尖文人的份上,但与商人jiāo谈,不但没有半分高高在上的神情,左右逢源,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觉得高兴,如沐chūn风,仅凭这一份心思,就可以解释均州、江陵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了。
“无商不活啊,他们在幕后为百姓做了多少贡献,又有谁知道呢?商人逐利,我们其实还不是一样。”张贵仿佛是看出了范友信眼中的迟疑,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他们心中何尝没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只是没有人指引他们罢了。”
“正确的引导,可以最大作用的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就算商人也是一样。一石粮食,如果是官府承运,可能需要一石粮食的huā费,但如果是商人的承运,那最多只需要一半的资费,这都是防止劳民伤财的好方法,为什么没有人敢去做呢?”
“商人逐利,可是总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拿走了,那多出来的利润呢?商人逐利,他们赚到的钱呢?所以既要保证他们逐利,但也要保证他们不要把所有的利润都取走,还有想办法把他们赚的钱huā费出来,循环出去,再给他们名义、给他们希望,那他们就不再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