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兵临城下(52)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兵临城下(52) (2 / 4)
        “敢叫黄老先生得知,我朝大事已定也。”陆秀夫向来谨慎,如今为了争取同盟,也不怕说一次尚未有结果而下了结论的大话。

        黄圃吓了一跳,从刚才的一阵寒暄得知,陆秀夫并不是鲁莽之人,而且陆秀夫说话论事,严谨滴水不漏,如今竟然张口言“大事已定”,那恐怕大事是真已定也,陆秀夫虽不就京城官职,但实为京中大事核心,说这句话时恐怕也有八成把握,黄圃想到这里,诚心问道:“老夫愚昧,报纸虽言我朝与元朝之优劣,但元军大军就在城外虎视眈眈,而我朝大军歼独松关张弘范、破建康董士选、覆没常州吕文焕等毕竟只是耳听而不能眼见,老夫虽相信所言不假,但京城百姓不知详情,老夫惭愧,心中亦有惭愧,还请君实先生指点。”

        “文老关心朝政,对我军动向了如指掌甚比朝廷之相公也有所不及,真乃我大宋之忠臣也,”陆秀夫不由赞道:“文老大忠,请受君实一拜。”

        陆秀夫不顾黄圃阻拦,行了大礼,沉片刻,道:“文老所言不假,我朝虽在报纸上多有言明我朝大军所取战绩,但世人皆以我朝言过其实,毕竟三年前我军在元军前毫无抵抗之力,襄樊被困五年有余,朝廷竟然没有半点作为,实在是令天下人寒心。”

        “然而,文老发现没有,我朝所有变化之根源,却是源自三年前李庭芝李大人的一次无意作为,三年前李大人授命支援襄樊,然而军中将士因人阻拦而不得用,唯有均州义士张贵,毁家纾难、散尽家财得义勇三千。”

        “三千义军,中流击水,以万死之智勇而克数十倍之敌军,火烧樊城,终于破樊城之围而解大宋之危机,大宋三百年国祚,也幸得张大人用力。”

        “自此之后,我大军屡战屡胜,元朝局势逐渐糜烂不堪,元朝北方叛军攻势如雷,被迫孤注一掷,集百万大军南下一战而下,然而张弘范十万大军独松关覆没、吕文焕十万大军围聚建康而歼、董士选五万大军在建康不堪一击,至于吕师夔三万大军,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早之前的庐州、扬州守卫战,更有不计其数的元军被斩城下,粗略算来,元军百万大军,至今不过仅有伯颜率领十五大军围困我京城,阿里海牙率领十万水师留以后备作逃亡之用,百万大军不足三十万人,元军局势糜烂至此,虽尚有一战之力,但也只是一战而已。”

        “元军损兵折将,更有右丞相阿塔海、汉军统帅张弘范等猛将接连死在我军手下,至今伯颜身边仅有阿术一人可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伯颜纵使有百万大军在手又奈我如何?”

        “而我宋军局势在张贵张大人及军中诸将努力下却是越发明朗起来,”陆秀夫身上清晰的打上了均州军的烙印,说到均州军张贵,纵使稳重谨慎的陆秀夫也有几分眉飞è舞:“张大人孤身前往张世杰江左大营,保存我朝三万精锐骑兵,又抢救丁家洲数万降军,保存我军实力,如今张贵张大人统领独松关大军约十万,其中骑兵四万已秘密前往京城,但大军踪影不明,他日张大人再现之时,就是伯颜大军覆灭之日。”

        “两淮之战,收拢降军合计七万,均州军副都统领郭平郭大人整军六万,其中有均州军精锐骑兵一万,皆是可战之兵,收复建康后不日即将南下会师京城,又有常州姚訔统领数万大军截断元军退路。”

        “京城内三十万大军枕戈待命,虽是各路义勇及厢军勤王之师,但半年之苦练,大军已堪一战,又有张世杰、李庭芝等一时名将,京城若将士用命,一心抗敌,京城无碍咦。”

        黄圃虽早已知道大概的情况,但听得陆秀夫娓娓道来,其中细节不用多想,那城外之风云,让黄圃jī动不已,此时的他已是说不出话来,紧张的看着陆秀夫,仿佛是害怕错过陆秀夫所说的每一个字。

        “尚有一事,事至如今虽尚不能公开,但文老乃大宋忠义之士,也不怕跟文老直说,”陆秀夫一字一顿说道:“此等局势,我均州军统领张贵张大人去年年初已开始策划,可以说大局至此,元军基本是按照当初张大人设想的步骤而行动。”

        “丁家洲我军水师全军覆没,但文老可能并不知道,我均州军尚有水师数万大军如今身在何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