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短兵相接(8) (3 / 5)
不一会儿,房间里传出一阵阵呜咽的哭声。
这一期的《大宋战地报》注定要名留青史,陈汝龙凭借《谁有罪》一遍文章,成为大宋炙手可热的大文豪,《谁有罪》看得人心沸腾,不仅仅触动了大宋百姓的心灵,也激起了民愤,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义勇、禁军。
报纸流出去之后,在大宋境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更多的勤王之兵从大宋各地涌过来京城,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带着干粮,怀着一颗炙热的心来到进城,他们誓要保家卫国,他们誓要名留青史。
幸好临安一直有所准备,王清惠亲自披甲,代表皇上太皇太后接待这些勤王之兵,然后安置妥当,他们之中很多都是新兵,这没问题,从均州军抽调出来的军事学院的学子,他们都是训练士兵一等一的好手,他们有把握在三个月之内把这些从来没有拿过武器的新兵蛋子变成看到热血就会沸腾的兵。
更多的粮食从各地运送到京城,秋粮的丰收给大宋增添了几分生气,那些贪官污吏突然也有了几分良心,把收起来的粮食颗粒不少运到京城,但终究有些没有良心之人,他们每个人的枕头边上都有一封署名“正义”的信。
那些在前线的宋兵的家属,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照顾,不仅仅朝廷提高了他们的待遇,很多乡里、商家都出钱出力照顾他们,而由《大宋战地报》带头组织的捐款,竟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百万之多,这笔钱在陈孚的提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所谓的“宋军义款”成为了大宋将士的保障。
临安官府下令调查罗布头从军的原因,果然现临安富豪朱平阳贿赂官府,官府强行抓罗布头冒名顶替。
朝廷下令没收朱平阳的所有财产,竟得粮食数百石,金银财宝无数,陈宜中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让临安官府展开调查,抓出了数百个冒名顶替的富豪。
这些有钱人,哪个身上没有不干净的地方,不过他们很快就现了朝廷不仅仅是针对他们,而是针对他们的财产,于是临安的富贵之家联合起来,向朝廷上书,愿意捐出家中七成财物充裕国库,奖励将士抵御外敌。
朝廷也没有赶尽杀绝,杀jī取卵之事没有必要做得太多,于是同意了他们的做法,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还真是有人策划。
“君诚,这些人还真有钱啊?仅粮食就足够三十万勤王之兵一年之资,金银财宝无数,国库都快要堆不下了。”这些日子,陈宜中被压得几乎踹不过气,他屡次想离京城而逃亡,但老娘一直被太皇太后以种种借口留在宫中,更为心痛的是,两个儿子也黏在宫中不肯出来。
万幸的是,一直病怏怏的两个儿子终于有了起色,听说王清惠给他们开了药,两人一直在服用,陈宜中也只有硬着头皮留下来。
6秀夫最终还是按照历史的轨道被李庭芝推荐进入朝廷,不过此时朝廷的情况要好很多,外有张世杰、张贵、李庭芝和夏贵等人抗击元军,内有陈宜中、6秀夫等人已形成助力,又有太皇太后和王清惠坚持抗元,鞑子虽然势如破竹,但局势还没有糜烂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独松关、常州等地,各有得力干将在防守,又有文天祥驻守平江,各地赶来京城的勤王之兵高达三十万人,朝廷任命王坚之女王清惠协助文天祥整顿,所有将士打重新成军,设禁军三十军,根据战斗力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军十万驻守在京城附近城池,挖沟壑修土墙,誓言要把京城外变成一片荆棘之地。
又有中军十等万防守京城内,由驸马李彦亲自带军,余下下等军十万人则分散防守八大门,不过无论下那一路将士,都需要重新经过训练,跟从牛富从江陵过来的军事学院还没毕业的学子,他们没有给均州军丢脸,担任起这个重任,后来张贵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从均州军中派出上千久经战火的精英进入京城,对这些新兵蛋子进行严格的训练,三十万大军迅成长,成为防守临安的主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