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短兵相接(7)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短兵相接(7) (3 / 6)
        他们埋骨的地方很简单,树林之下丛林之中,他们没有棺桲,他们甚至连草席也没有一张,或许数天以后,他们的尸体会臭,他们的肉体会腐烂,又或许更长的时间以后,他们的骨头也成为泥土,谁会记住他们。

        谁有罪?不仅仅是鞑子,其实还有我们。

        我们有罪,我们在享受这片刻的安宁时,我们没有想到他们,没有想到那些孤身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没有想到守在孤灯之下日夜不能入睡的将士们的家属。

        我们也有罪,我们在享受美味的食物时,我们没有想到他们,没有想到那些刚击退鞑子一次有一次的进攻,而自己却只能啃着冰凉的干粮,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来不及吃东西,他们饥饿的胃酸一直在折腾,但是他们还需要举起武器,举起手中的武器。

        他们的家属,由于饷银不能及时放,娃娃嗷嗷待哺饿得面黄肌瘦,大人们由于没有力气劳作,他们只能吃着野菜喝着水,唯一就是想填饱肚子。

        我们都有罪。

        陈汝龙即席挥毫,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写下了日后最被誉为最著名的战地报道《谁有罪》,当天晚上,他授命押送刚送过来的完者都和只剩下一个头颅的四家奴回京城,随同的还有在抢救降军中立下大功的于成、张彻等张贵的八名亲卫,他们被赋予的任务是代表张贵拜见太后和王清惠,当然还在有大宋的相公们挥仁义精神之时毫不客气的看下完者都的头颅。

        张贵不是一个凶狠的人,但是他仁慈的心不能容忍这个杀了无数宋军和百姓的刽子手活下去,能有更多机会杀更多宋军和百姓。

        罗布头、朝歌等人本来也可以回京城,但是他们不愿意,眼看鞑子就要进攻独松关,独松关后就是京城,他们放心不下,他们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他们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代表他们就愿意看着自己的兄弟为自己拼命。

        独松关城防虽然坚固,但他们都知道鞑子的厉害,他们不敢放松,牛富没有办法,准许他们每人写一封信带回去。

        军中士兵多不认识字,幸好于成等人也略通文墨,又有军中支书协助,当然还有不少陈孚派过来的战地记者,他们也当起了义工,希望能够从这些普通平方的军人中获取更多的故事。

        陈孚是前三个月才来到京城,到了京城之后找到去年陪同王清惠一起返京的人员,他们中有一个就是陈孚派过来的人。

        《大宋战地报》很快就成为临安的主要报纸,这一份得到大宋朝廷独家允许的报纸,当然其中王清惠出力不少。这一份主要是介绍宋蒙战争的进程的报纸,出于意外受到了绝对的欢迎,由于陈宜中、文天祥等人主持朝政,又有太后的强有力支持,在这生死危机之时,临安民众被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即使知道张弘范已经率军攻击独松关,伯颜将要攻击常州,临安城内竟然还是前所未有的安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