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淮左名都(8)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淮左名都(8) (1 / 6)
        第四十二章淮左名都

        送走陆秀宗,范友信前来拜见。

        李庭芝问道:“友信,张贵初时在均州,均州、房州地薄,地少人多,平日百姓连活下去都极为艰难。”

        “张贵任节度使后,凭借均州、房州两地,养兵一万多,又有厢军无计,不到两年,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官府富,均州军战无不胜,又有陆秀夫、谢枋得、于石、方万里等俊才投靠,一派欣欣向荣。”

        “后来出兵正阳,奋身抗敌,入主江陵,还不到半年,军粮充足,百姓安详,又有吴澄等天才前往投靠,你说张贵难道就是天上神仙下凡不成?”

        “初时,贵乃一介江湖游侠,大人提拔张大人于草莽之中,战襄樊而胜,袭正阳而戮董文炳,狙击伯颜数十万大军不得南下,挽救朝廷于倾覆之间,张大人行事果断、计谋通天,实乃不可多得之战争天才。”

        “然而让范某不得解,此人不但战无不胜,安国殖民也是无往不利,听说其手中有一商队,出临安入南方,下四川入成都,过大江入北方,听闻有不少商队甚至出海,远赴吕宋等地。”

        “均州、房州能迅速发展,得商队的协助甚多也,若没有商队提供的银钱,即使张大人有天大的本领,也艰难也。在下又闻商队以酒闻名天下,而我扬州的盐名扬天下。”

        “友信的意思?”李庭芝看着范友信,范友信年纪不小了,为人稳重,想不到首先提出改良政策的竟然是他。

        扬州,虽富甲一方,可是百姓依然贫瘠,收益的多是豪商,百姓仅能填饱肚子,相对其他地方较好一些而已。

        “在下认为,我扬州亦可仿照张大人,由官府出面组建商队。”范友信迟疑片刻,道:“在下听闻海上贸易能够赚大钱,而我扬州临海,有比江陵和均州更好的条件。”

        “官府的收入增加了,百姓的收入自然也会增加。在下听闻张大人管辖之下,粮食收购最低限价就已达到了三两银子一石,百姓空闲之时,亦可到江陵城或其他地方找点小生意做。”

        “还有,官府组织百姓修路,修水利等,都是用银子直接支付给百姓,这样一来,官府赚到的钱又回到了百姓手中,而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会买更多的东西。”

        “官府的税收自然又会增加。”李庭芝眼睛也亮了:“也就是说张贵的钱越赚越多,百姓的钱也越赚越多。”

        “嗯,在下听说均州美酒大部分销往北方,特别是北原荒凉之地,北原荒凉之地天寒刺骨,这些烈酒真好是他们驱寒之用。而张贵又限制商队向蒙古出售武器,反而用美酒换来骏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