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襄樊保卫战(8) (2 / 4)
刘整十分疲倦,晚年丧子,又被张贵活活气了一把,见众人已经同意张弘范为前锋主力,建议道:“此战虽有张大人从陆上进攻襄樊,但张贵带了不少战船进襄樊,又有鄂州范文虎、李庭芝十余万大军虎视眈眈,丞相大人、阿术主帅,武仲认为,我大军不能忽视汉水宋军。”
“且,襄樊以汉水为托,两城之间修建浮桥,往返交通,武仲认为襄樊之战,我大军应水路夹攻,断其浮桥,截断襄阳援兵,主攻樊城。”
“樊城破,则襄阳下,襄阳下,则南宋小国不保也。”
刘整是大元朝的忠实分子,早在中统七年三月,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下为石囤五,以扼敌船。且与阿术计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乘驿以闻,制可。既还,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
水军的优势原来由宋军掌握,但刘整的训练及水陆协同三面夹击战法发展出来之后,元军因此势如破竹,宋军再也无法阻挡元朝水军,后来元军水军还成为会攻临安的三大主力之一。
元军在总攻常州之前,于十月间发动了向南宋首都临安的最后攻击,自镇江兵分三路,阿剌罕率右军出广德攻独松关,董文炳率左军(水军)出江入海直奔澉浦,伯颜自率中军进攻常州,三路元军约期会攻临安。
蒙古水军经过几年的发展,当然也算上投降的宋军水师,最终成为灭亡南宋最后抵抗力量的主力。南宋首都临安陷落后,南宋的抵抗力量转移到海上,与元军相比,宋军尤其是水军仍然有相当大的力量。
即使在最后一役丁家洲战役时,宋军拥有舰船1000余艘,军民20万人全部上船,而元军计划派遣的500艘战船刚开始才来300艘,后来增援船队才陆陆续续抵达。正是构成南宋最后抵抗力量主力水军的强大才使得南宋的流亡朝廷坚持了三年。
但是南宋水军最后仍然是败在元朝水军之下。在崖山之战中,宋军的船连在一起缺乏机动性,且海船较大,遇到无风时就无法行走,而元朝水军单使用“水哨马”、“拔都兵船”等轻舟来往自如,并使用火炮击败宋军。
“武仲说得有理。”阿术点头,道:“谁去截断襄樊浮桥?”
“阿术主帅,”阿里海牙想也不想,站起来,道:“请大帅准许阿里海牙戴罪立功,为我大元朝建立不世功劳。”
刘整心中笑了笑,这话说得怎么这么难听?不世功劳都让你建了,老子怎么建呢?不过自己作为阿术的助手,自然也懒得跟阿里海牙抢功劳。
“宋军有一物。”张弘范与阿里海牙是难兄难弟,提醒道:“名土罐子,声音雷响,威力巨大,阿里海牙你要注意。”
“正是,正是。”阿里海牙很感激张弘范的支援:“上次龙尾洲大战,我军之所以被伏,因骑兵被阻右岸不能进,宋军正是凭借这声音巨响的武器,才把我骑兵阻拦外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