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危机降临(3)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危机降临(3) (2 / 4)
        陆秀夫有点动容,他从张贵身上看到一种不同大宋所有将领的品质:那就是敢抓住一切机遇出奇兵。

        “还是要尽量劝说剩余的老百姓出城。”赵咨道:“这就是最大力度配合大人了。”

        “奶奶的,这小子还真有福气。”高达揉了揉眼睛:“老子这把老骨头,恐怕就要丢在这里了。”

        “对了,善道,居养院如何?”陆秀夫不放心问道。

        居养院前身是宋朝仿唐制而建立的悲田福田院。崇宁元年九月戊子,京师置居养院以处鳏寡孤独,仍以户绝财产给养。

        到了元符元年,宋朝政府颁布了居养法:“诏鳏寡孤独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但是所设立的机构并没有以“居养院”为名,直到崇宁五年“安济坊、漏泽园并已蒙朝廷赐名,其居养鳏寡孤独等亦乞特赐名称。诏依京西、湖北以居养为名。诸路准之”。居养院得到蓬勃发展还是开始于崇宁年间,此时居养院设置范围空前广泛,成为了专门的惠养鳏寡孤独的济贫机构。

        其实就是养老院,而且是国家一手包办的养老院,不用买养老保险的。

        居养院以广惠仓为物质基础,宋仁宗时,设置“广惠仓”,为宋朝首创仓种。范祖禹曾经说过:“朝廷自嘉佑以前,诸路有广惠仓以救恤孤贫”。但是始于何时,并未明言。乾道五年十二年知成都府晁公武言:“成都父子天圣间知府韩亿于本府南仓创永利敖,每岁出粜以六万硕为准,以拯贫民。自二月一日粜卖至八月终止,又有拘收到户绝官田广惠官米岁给养病贫民。”

        但此时只是部分地区各自创设,并未普及。到嘉佑二年八月,采纳韩琦之建议,正式令诸路广置广惠仓。初,天下没入户绝田,官自鬻之。枢密使韩琦请留勿鬻,募人耕,收其租别为仓贮之,以给州郡郭内老幼贫瘠不能自存者,岁终具出内之数上之三司。

        广惠仓设置,形式上有几成“常平仓”和“义仓”的迹象,由于隶属司农寺,广惠仓常常与常平仓相混,共称为常平广惠仓。然而其直接目的,是“给州郡郭内之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首先救助“州郡郭内”的困难人群,“有余乃及诸县”,这样的原则,是世代得以承袭的。

        宋神宗熙宁二年,制置三司条例司上言:“诸路常平、广惠仓钱谷,略计贯石可及千五百万以上”。可见广惠仓的管理是有效的。“其广惠仓除量留给老疾贫穷人外,余并用常平仓转移法”,这一主张得到皇帝的认可开始推行。

        这一改动使得广惠仓的作用有所拓宽。不过,其原则和前提仍然是“广惠仓除量留给老疾贫穷人外”,对于社会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还是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必要的保障。

        广惠仓是宋代独有的仓制。这一制度,自北宋至南宋都曾经施行。不过,数百年中,间有废弛。南宋时期的广惠仓似乎只在部分地区发生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